布林肯24日起訪中 美媒:中美關係仍難改善

(達志影像)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24日至26日前往中國訪問,並在上海和北京與中方高級官員舉行會晤。美媒指出,美中緊張關係預計仍難實現突破改善,且包括芬太尼在內的禁毒合作也會受到雙邊關係中新危機的制約。

美國之音報導,在布林肯第二次訪中之際,美國警告中國不要向俄羅斯的軍工企業供應關鍵零件。美國國務院一位高級官員稱,美國在必要時將對「嚴重危害烏克蘭和歐洲安全」的中國公司「準備採取行動」。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說法,其他緊迫議題包括禁毒、提升兩軍交往、建立有關人工智慧風險與安全的對話,以及探討加強兩國人文交流的方法。

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在週五的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在議程中的任何問題上都「對取得突破的前景很現實且保持頭腦清醒」。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他們預計會談不會取得任何重大進展。

報導引述分析人士認爲,美國有可能制裁促成這些材料交易的中國的銀行。華盛頓已經對向俄羅斯提供上述材料的中國個人和公司實施了制裁,目前正爭取其歐洲盟友採取同樣的措施。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資深研究員格里科(Kelly Grieco)表示,「與美國形成對比的是,歐盟還沒有真正對中國個人或公司實施同樣程度的制裁」。他認爲,美國正在與其他七國集團國家合作,爭取歐洲國家更多支持,採取同樣的行動。

在芬太尼等禁毒問題的合作方面,將前往中國的美國代表團將討論2023年11月達成的一項協議的「詳細執行辦法」,並重啓雙方的合作,特別是將聚焦於兩國執法機構阻止這些化學前體販運的「具體進展」。

但是一些分析人士認爲,此項合作的範圍和持久性仍有待觀察。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專家費爾巴-布朗(Vanda Felbab-Brown)指出,「中國將禁毒以及將更廣泛的國際執法合作,視爲一個可以利用來實現其他目標的戰略性工具」,因此,即使中國目前的目標是降低緊張局勢,中國的禁毒合作也會受到雙邊關係中新危機的制約。

此外,準總統賴清德將於5月20日就職,而布林肯將在訪中期間強調美國對維護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長期利益。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說,「在5月20日就職典禮前這段重要而敏感的時間,所有國家都應對和平與穩定做貢獻,避免採取可能升高緊張局勢的挑釁性行動並表現剋制」。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