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 臺灣藝術家王佩瑄受矚目

比利時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russels)始自1968年,在藝術界享有善於挖掘新興藝術家平臺的盛名,在歐洲藝博會歷史上僅晚於德國科隆(Art Cologne)。35歲的王佩瑄今年首度參展,她也是比利時媒體「標準報」(De Standaard)專文介紹的本屆藝博會5位新興藝術家之一(圖/中央社)

國際藝術界年度盛事「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近日舉行,臺籍藝術家王佩瑄以寓意豐富的陶瓷雕塑作品受矚目。她的創作靈感來自神話、傳說,也受阿嬤、媽媽和姊姊等家族女性的韌性所啓發。

比利時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russels)始自1968年,在藝術界享有善於挖掘新興藝術家平臺的盛名,在歐洲藝博會歷史上僅晚於德國科隆(Art Cologne)。

35歲的王佩瑄今年首度參展,她也是比利時媒體「標準報」(De Standaard)專文介紹的本屆藝博會5位新興藝術家之一。

在她的個人作品展場中,一隻深綠釉彩的烏龜代表東方傳說中女蝸補天時,斬斷烏龜的四足充當天柱,但與旁邊亮黃釉彩的兔子擺在一起,又可訴說西方伊索寓言裡的龜兔賽跑。

協助王佩瑄參展的布魯塞爾「紅氣球」(Ballon Rouge)藝廊創辦人杜梅尼爾(Helene Dumenil)告訴中央社:「她將個人的經歷感受與神話、民俗、古老傳說結合,因此可以從許多層次去理解她的創作。」

在藝博會接受中央社專訪的王佩瑄分享她以陶瓷創作的緣故,是因爲陶瓷通常必須中空,否則進窯易燒壞,她特別喜歡用手一直捏塑、創造出內部不同空間的過程,讓她感覺很療愈。陶瓷燒出來的作品經過化學變化而轉化成新樣貌,也特別吸引她。

王佩瑄的作品和思維常在探索轉化、變形、多重意義的概念,或許與她不斷移動、生活在不同國家的體驗有關。她在臺灣讀到高三時,離臺赴美與家人團聚,後來曾回臺在藝術家蕭麗紅創辦的竹圍工作室工作3年多,如今則落腳比利時的藝術城市根特(Ghent)。

「我很難在一個地方停留很長時間,可能一直在追尋一種歸屬感或家的感覺吧!可是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覺得好像還沒找到那個位置,所以會想要一直跑下去。」

隻身在世界不同角落創作與生活,難免遇到困境,常讓王佩瑄想起家族女性親人堅韌的生命經歷,從中尋求模範與指引,包括在霧峰種荔枝的阿嬤、在美國邊懷孕邊讀完牙科的姊姊,以及在新竹任教後赴美照顧待產女兒的媽媽等。

「成長過程中,對家中這些很棒的女性習以爲常,但是當我出國遭遇到了一些挑戰、困難,她們就很自然浮現在我的身體、腦袋,有一種柔性的力量,讓我可以堅持下去。」

展場中有一幅小小的鉛筆畫,畫着媽媽站在阿嬤家族果園裡巨大的荔枝樹前,是她今年的最新作品。她很佩服母親對臺灣土地的強烈認同感,「可能因爲家裡種田,對土地的感覺紮根扎得很深」,至於她自己,「讓我覺得有紮根感覺的事情不是土地,可能是人吧」!

杜梅尼爾分享她最喜歡的王佩瑄作品,是一件名爲「請求」的陶瓷雕塑,富有情感和多層角度。王佩瑄解釋,這件雕塑談的是關照、關懷及詢問,「我們經常會處在一個困境裡頭,要記得的其實是你可以詢問、尋找答案、尋找協助,或是反過來詢問別人需不需要協助」。

王佩瑄的部分作品先前曾在美國、臺北展出。杜梅尼爾說,像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這樣的活動對年輕藝術家來說非常重要,透過認識在這裡匯聚的許多藝廊、藏家、藝評家、策展人,有助於持續藝術工作。(編輯:郭中翰)11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