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想它 好好地活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心靈病房的18堂終極學分(時報出版)
其實每個病人都想活得久(存活期)最重要,其次是活得好(生活品質)。假若前提是活得好比較重要,那麼整體存活(OS),無惡化存活(PFS〉就不是重要的參數了。目前世界食品藥物檢驗局FDA對新藥的核準上市、給付所觀察的指標是PFS,其次是OS,再其次纔是反應率(ORR)。而生活品質(QOL)是輔助性治療的次要指標。所以科學上主要標的(end point)要求的評估點是整體存活期間(活得久)。
多年前我有一位同事,他得到肝內膽管癌,這種癌症除了手術切除乾淨,別無他法,一旦轉移,只能緩和治療。但是他曾經在美國波士頓市Dana Farber癌症臨牀試驗中心做過研究員,那兒是全球研發中心,進行很多未上市的早期醫牀試驗。所以他登錄了各式各樣的臨牀試驗,真的非常多。罹病後他總共存活了十五個月,比一般未接受治者多了三到四個月。但是治療期間進出醫院五、六次包括切除轉移腫瘤,各種標靶治療、化療。算一算在家休養的日子不到五、六個月。有品質可以出來走走的日子,不到幾個月,因多數時間在接受治療包括副作用、不良反應的治療,我們暫且不論有多少財務衝擊、經濟效益值(ICER)值多少。試想這段人生最後十五個月他在想什麼,老天爺開玩笑?最近文獻,臨牀試驗有什麼突破?他很少跟舊同事接觸,我們都知道他心情不好,不想見客,我送了一本莊子的書,大概他也沒心情閱讀,後來視力也有問題。
他安排長女的婚事,對方是他同學的兒子,他心願如此;還安排女兒上班的地方,當父親的仍然在此時刻牽掛家人,爲子女安排將來的日子。十五個月的日子時刻在擔心,觀察治療的反應,承受各種治療相關副作用,真的是抗癌鬥士。但是我們談談化療、手術、標靶治療等等副作用,發燒、疼痛、虛弱無力、沒有食慾,這些生活品質指標應該將活得久的日子除以二,只剩下不到八個月。又再扣除住院治療的日子,剩下來能夠平靜過舒服些的日子實在所剩無幾。值得還是不值得?不試試又怎能甘願?還是希望幸運之神保佑,有奇蹟出現!
要如何活得好又活得久?魚與熊掌難以兼得。我曾發表在臺北市醫師公會的月刊,用一套公式來計算得失利弊。不去想它,好好地活,依傳統選擇少副作用的治療,就算給自己一個機會,有奇蹟也好,沒有也罷,免得落得偷生怕死。死亡是一種解脫,另一段生死相續的起頭。看開了,看淡了,不要再計較。開悟纔是正道,隨緣放下,往前是希望不是盡頭;真正的生死大戲的功課,終極的理性擡頭,突破完型治療未滿足的關鍵。生死交關處是開悟的契機,要及時把握(死亡前有清明期,回顧一生中重要的事件,以便連結中陰身的到來,浮現阿賴耶識的記憶);再等待又(已)是百年身。此時的理性與感性都混在一塊,超脫人本的思維框架,進入無我、無臭皮囊軀殼的能量狀態。(五之五;摘自《隨時放得下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