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勝任現職,322名幹部被調整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月10日,微信公衆號“ 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了蒙組軒的署名文章《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工作綜述》。該文披露,內蒙古聚焦解決不作爲問題,完善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實施細則,兩年來全區各級黨委(黨組)對不適宜不勝任擔任現職的322名幹部進行組織調整。
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的難點是解決能下問題,主要是怎樣把那些存在一定問題,但還不到嚴重違紀違法程度的幹部調整下來。澎湃新聞注意到,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曾於2023年印發了《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實施細則》。該《實施細則》在中辦《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明確的15種不適宜擔任現職情形基礎上,緊密結合內蒙古實際進行了細化。
比如,在“政治能力不過硬”情形中,充實了“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上存在明顯差距”等內容。在“作風不嚴不實”情形中,充實了“‘三多三少三慢’問題突出、整治不力”等內容。再比如,在“擔當意識和鬥爭精神不強”情形中,充實了“爲官不爲,不敢負責、不願做事,不敢直面矛盾、不願動真碰硬,平常時候看不出來,重大斗爭中站不出來、豁不出去”等內容。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情形中,充實了“不思進取、安於現狀,裝樣子、混日子、得過且過,缺乏交卷意識、報賬意識、成果意識”等內容。還比如,補充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得不牢”情形,細化了“落實‘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四個與共’,以及民族地區好乾部‘四個特別’要求不到位,在民族工作中缺位、錯位、不擔當不作爲”等內容,使幹部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情形更加清晰、具體,更加貼合實際、更有針對性。
《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組織工作綜述》文章介紹,組織部門聚焦解決不敢爲問題,深入落實自治區容錯糾錯8條具體措施,完善“擔當作爲好乾部”選用常態化機制,自治區連續兩年評選出的199名“擔當作爲好乾部”提拔使用176名;聚焦解決不善爲問題,深入實施年輕幹部“一百三千”培優育才工程和“優青計劃”,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幹部放到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培養鍛鍊。深化“五個一批”掛職任職,2024年選派109名優秀年輕幹部到中央國家機關、發達省市掛職鍛鍊,174名年輕幹部掛職任旗縣、蘇木鄉鎮班子副職,在實踐中錘鍊能力本領。
內蒙古自治區各級組織部門還聚焦突出辦好兩件大事業績,針對績效考覈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加重基層負擔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開展精簡優化基層考覈專項清理規範工作。目前已完成區直層面的清理規範,對盟市考覈事項較2023年減少9項,一級、二級指標數較2023年分別減少8個、2299個,取消區直部門對下其他考覈;
出臺深化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改革充分激勵公務員擔當作爲的意見,優化審批權限和工作流程,着力解決基層反映突出的職級晉升激勵作用發揮不夠、晉升程序和審批權限不優等問題。關心關愛基層幹部,督促全區各旗縣(市、區)“蘇木鄉鎮機關工作人員收入高於縣直機關同職級人員20%以上”政策待遇全部足額落實到位……
前述文章還披露,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將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作爲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頭號課題”,全年累計清理部門加掛標牌5.3萬塊,嘎查村社區工作事務平均減少60餘項,914名基層借調人員已全部按時返崗,切實做到爲“車”減負、爲“馬”賦能。
本期編輯 鄒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