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代理就是延任 綠色執政的人才危機

基層出身的李順欽,對內對外都頗獲肯定,但遲遲無法真除,不能說是小事,過往中油董事長出缺時間,最長也就1個月。但李竟然可以一代再代,仍未得到正式派任青睞。

不只是中油董事長代理出歷史最長紀錄,在小英第一任總統時,經濟部當時就鬧過「三代同堂」笑話,同時間有經濟部長、工業局長、技術處長長期處在「代理」狀態,在媒體披露後,最後才由沈榮津、呂正華、羅達生真除。

國營事業方面,臺鹽現任董事長吳容輝上任前,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也代理過2個月,這次兼任臺電董座要多久,還不知道,但幾乎可以肯定超過臺鹽代理時間。

中油基層出身的李順欽,爲何無法真除,有一說是行政院長蘇貞昌沒那麼喜歡李順欽,不過李畢竟屆齡延任3次,表示高層至少肯定他的專業。而過去中油董座人選一直盛傳英系人馬有興趣,但蘇貞昌也有自己的用人哲學,致雙方互相拉扯擺不平。

事實上,除了代理,國營事業董事長屆齡不斷延任更是遍及油電糖水,這些也反映一個問題,就是民進黨的人才短缺危機。雖然國民黨形象跌到谷底,不過以前執政時,文官訓練與選任比現在豐沛,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雖然蘇貞昌高喊拒絕空降與酬庸政治人物是好事,可是從政務部門、到國營事業,不是代理就是同樣的面孔一再延任,這對政策擘劃、公司治理絕對不是好的事。李順欽事件惹議,綠營應該反省,長期依賴派系治國,將國營事業視爲私器、禁臠,是否反讓綠營無法培養足夠的專業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