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玩不起 小型經濟體成輸家

《華爾街日報》報導分析,拜登政府針對生產電池、太陽能設備及開發綠色技術的業者,提供優渥的減稅優惠,吸引資金流向美國。歐盟提出綠能補貼計劃要與美國抗衡,日本也宣佈1,500億美元的融資方案投資綠能科技。報導說,美日歐不吝重金補貼綠能等未來產業,皆是想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中國在電池製造及電池原料上握有領先優勢。

美國是這場補貼大戰的大贏家。根據聯合國資料,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額中,美國就佔了22%,是全球最會吸金的國家。

報導指出,美日歐的補貼競賽,無異是與全球已有數十年之久的經濟一體化(economic integration)漸行漸遠。以往就是靠着取消關稅或鬆綁貿易限制等經濟整合措施,打破國家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壁壘。

在世界貿易新秩序儼然成形下,很多過去在自由貿易體系崛起的小型經濟體,面臨這個採取強硬產業政策的新時代,將處於落後大國的不利地位。

像英國、新加坡即便位列工業化國家,因欠缺經濟規模,在補貼政策上玩不過美日歐等經濟巨頭。至於新興經濟體例如印尼,想憑藉豐富天然資源躋身經濟大國,可能因世界秩序改變粉碎美夢。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獲德國政府補助110億美元,在當地蓋了2座半導體工廠,這筆被總理蕭茲稱爲德國史上最大筆的外國直接投資,比新加坡貿工部整年的預算還多。

前美國財政部官員、現爲資產管理公司TCW Group新興市場部門董事總經理的駱文傑(David Loevinger)說:「整個世界變得更向內封閉,排拒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歐美及中國大玩補貼競賽,而財力薄弱的貧窮經濟體,是這場競賽的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