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替萬柳少爺們擔心

“萬柳的牆,西宸的缸,霄八的頂,融創的湖,紫辰院的樹,北平府的院子住着誰?”

隱貴不愛露富,但事關他們的蛛絲馬跡,都會被放大。

上一次,是因爲少年運球視頻和背後那一幅4.2億的畫;這一次是因爲京東拍賣上,一則中國信達的不良債權轉讓。

轉讓的,正是萬柳書院開發商——北京赫華恆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6.95億元的債權,抵押物是萬柳書院裡的75套住宅。

消息開始瘋傳,“頂級豪宅萬柳書院,暴雷了,‘萬柳少爺’的房,要被抵押拍賣了”。

但事情已經曝出一週了,迄今爲止並沒有出現萬柳書院住戶維權的信息。

是業主不急?還是確實沒有被誤傷的業主?

宣傳已經售罄多年的萬柳

現實還有這麼多未售?

債權掛牌轉讓事件爆出後,坊間第一反應是:萬柳書院居然還有75套房未售?

畢竟公開市場可查到的說法都是:萬柳書院於2015年1月7日首度入市,銷售均價爲14.5萬元/㎡。不到一週時間,萬柳書院再度開盤,均價就整體上漲1萬元至15.5萬元/㎡,不久後即售罄。

這裡就要解釋一下了,頂豪放出的“售罄”消息,只是開發商願意拿出來賣的房源售罄了,而不代表所有房源都售罄了。

畢竟,有些頂豪是用來囤的,不是用來賣的 。

地產資深老炮表示:頂豪的真正身份,從來都不是房產,而是資產。開發商往往會留下一部分優質房源,作爲固定資產,在日後需要融資時再變現,或者當抵押物,以備不時之需,“北京東四環旁邊的某頂豪項目,也是這樣的操盤思路”。

套到萬柳書院身上,萬柳書院目前的開發商是北京赫華恆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它最初的股東爲中赫集團有限公司、中赫置地有限公司、蘇州好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此前分別持有赫華恆瑞98%、1%、1%股權。

2019年4月22日,上述三個原股東全部退出,轉由中國信達旗下的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入股。

捋一下時間線,背後的邏輯其實是:在2019年的時候,中赫集團把萬柳書院的項目公司,抵押給了信達,以換取流動資金。

因爲2019年正是中赫集團急缺錢的時候——2018年,中赫進軍文旅領域,並作爲主投資方,拿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配套項目,也就是位於張家口崇禮區的太子城冰雪小鎮,項目總投資預計超200億元。

當時,中赫集團借走的債權本金爲37.5億元。初略計算,則這75套豪宅當時的估價,平均每套售價爲5000萬。以其平均250平方一套的面積來算,均價爲20萬元/㎡。

75套房中14套已簽約

富人要被割韭菜了?

萬柳書院的定價,決定了它面向的客羣,都是非富即貴。

也因此,當拍賣事件曝出後,有人發現,75套房源在北京住建委網站上,有14套顯示已簽約。

大家吃瓜心起:高價購買的房子要因爲開發商還不起錢而被拍賣了?富人要被割韭菜了?

首先,不需要替他們心急,債權轉讓與產權轉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債權轉讓代表中赫需要還錢的對象變更,而不代表房子馬上會被拍賣,且這宗債權到期日爲2025年3月,還有兩年時間。

其次,地產壹線諮詢律師後確認:《民法典》第406條規定了帶抵押轉讓的新規則,有抵押的不動產也可以辦理轉移登記手續,原抵押權繼續有效。

即有抵押的房子是可以網籤的。

甚至,在可“帶押過戶的城市”,只要徵得債權人和新購房人同意,還可以二次交易。

當然,律師建議最好還是不要買這類房產,這道理富人一定也懂。

在與多位地產老炮交流後,大家又大膽祭出了另一種想法:有沒有可能,這簽約的14套,其實還在中赫手中?

2017年上半年,北京樓市進入“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的“五限時代”。

當年北京市批下的最高預售價,爲8月時取得預售制的中駿天宸,單價13.5萬元/㎡。

而後,北京的新房預售價就彷彿有了“隱形天花板”,一直到了2022年,纔有恆基·天匯以13.9萬元/㎡再刷新高。

雖然早已經取得預售證的萬柳書院,並不受到這幾年的批價限制,但在一衆“限價房”裡,萬柳書院的成交,勢必還是會拉高整個區域,甚至整個城市的成交價曲線,不可能再復刻一週漲一萬的高光,只能保持原有預售價出售。

但如果內部先認購買下,後續再當做“二手房”出售,就屬於個人行爲,不受“新房成交價格限制”。在“已無可售房源”的頂豪光環加持下,能獲得更大的收益空間。

只可惜,中赫或許還沒有熬到轉手,就又趕着打包融資了——

據《地產營銷人》公衆號的統計,2018年萬柳書院一共成交了15套,均價15.9萬元/㎡。其中,有14套都是在12月成交的。

這個密集度,不免有些集中。且更爲巧合的是,數字也是1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