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罹腎病吃楊桃 溫柔婦變躁動媽

楊桃是夏季消暑水果之一,醫師提醒腎功能不全的民衆,要小心食用。(陳淑娥攝)

林姓婦人因糖尿病致腎病變,日前嗑了一顆楊桃消暑,竟出現精神不佳、躁鬱不安等症狀,幸緊急洗腎3天后康復。大甲光田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淑鈺指出,腎功能不全無法代謝楊桃的神經毒素,若未及時治療,恐造成抽搐、昏迷,甚至猝死。

62歲林婦因罹患糖尿病長期控制血糖,卻未留意自己腎臟功能逐漸病變成最末期,無法代謝楊桃內的神經毒素,日前在不知情下吃完一顆楊桃後,2小時竟出現嘔吐症狀,家人以爲吃壞肚子,而原本內向、溫和的個性,瞬間也因失眠、精神不佳變得躁動不安。

張淑鈺指出,楊桃中獨特的神經毒素Caramboxin,對一般民衆可輕易從腎臟代謝掉,但腎臟患者因腎臟已無法正常代謝,尤其是慢性腎臟病第3期以上,Caramboxin持續在身體累積吸收下,讓腦神經過度興奮出現精神官能症狀,嚴重者若出現癲癇症狀,即使治療後也可能有比較不佳的愈後,而症狀嚴重度跟攝取量沒有絕對關係。

張淑鈺表示,林婦就診時眼神異常、雙眼圓瞪且手足無措躁動,家人憂心說,婦人平常個性內向、溫和,近來失眠、精神不佳才躁動不安,進一步追查出婦人是吃楊桃中毒。

張淑鈺進一步說,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民衆,滿40歲至少每3年檢查腎臟功能,確實瞭解自身腎絲球過濾率(eGFR)還有幾分,若只45分以下,楊桃就得嚴格忌口。

張淑鈺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若不小心誤食用楊桃,別驚慌催吐,病友可先自我觀察,留意食用1至2小時後是否有腸胃不適、打嗝或噁心、嘔吐等輕度的中毒症狀,建議掛腎臟科門診。如果是精神躁動不安、抽搐等情況爲中度以上中毒,在無法忍受下就掛急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