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尿液顏色藏隱憂! 出現3種氣味也要注意

尿液變化可作爲觀察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不只顏色要注意,氣味也是觀察的重點。(示意圖/達志影像)

尿液變化可作爲觀察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維尚泌尿科診所院長白彝維指出,若尿液不是呈現偏向淺黃、透明的顏色,代表身體可能出狀況,如紅色或粉紅色,就要懷疑是否爲尿路感染、腎結石、膀胱問題等導致血尿。此外,尿液氣味也是觀察重點,若出現很臭、氨水味及水果味,最好尋求醫師協助進行檢驗。

白彝維在臉書粉專「維尚泌尿科診所」與網站撰文表示,排尿是一種將身體多餘水份排除的行爲,尿液多數的成分是由水、鹽、尿素及尿酸組成,也是排除腎臟從血液過濾出的毒素和不好的物質。在多數情況下,尿液應是偏向淺黃、透明的顏色,但也會受到飲食、藥物、水分攝取等因素影響,而有所不同。

白彝維更進一步針對7種尿液顏色進行說明。若爲淺黃色至琥珀色,屬正常尿液顏色,代表身體水分充足;深黃色至橙色,身體水分些許不足,得適時補水;深橘色、茶褐色,可能身體缺水或是運動傷害;紅色或粉紅色,可能爲血尿,尿路感染、腎結石、膀胱問題等,需要尋求醫師幫助。

異常顏色,食物、藥物或化學物質,須由醫生協助評估;白濁色,顆粒物或浮游物,有可能爲尿路感染、泌尿系統問題等;透明無色,水分攝取過多,尿液被稀釋。

除了透過尿液顏色判別狀況外,白彝維提到,也可從氣味中聞出異狀,例如尿液很臭,即表示可能有泌尿道感染的情況;聞起來有高度氨水的味道,可能爲濃度太高,有脫水的問題;聞起來甜甜的、甚至有水果味道,要尋求醫生的幫助進行檢驗。

白彝維提醒,每個人1天平均會進行8次左右的排尿,平常就可留意尿液的變化,特別是伴隨其它症狀,如疼痛、發燒、排尿困難等,應儘快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