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虛擬偶像 繪師VOFAN繪「虛擬粉絲」

繪師VOFAN爲「滲透次元壁—臺日漫畫美學當代藝術特展」主視覺繪者,他利用液體、太空艙,傳達空間感被打破,進而滲透到另一次元的意象。(郭吉銓攝)

臺灣Coser夏侯橘助、佈雷德及Peter分別詮釋《風之谷》中的納烏西卡、《國姓爺來襲》中的揆一及士官鎧甲系,三人帶來精彩的動漫Cosplay走秀。(郭吉銓攝)

文化部長李永得(右)及詮釋《風之谷》納烏西卡一角的臺灣Coser夏侯橘助(左)。(郭吉銓攝)

對熱愛PlayStation(PS)遊戲的臺灣玩家來說,對頂着一頭藍色秀髮、熱愛打電玩,自稱是遊戲忠實粉絲的虛擬角色「小藍」,勢必不陌生。這位角色其實是由臺灣知名繪師VOFAN描繪,踏入繪師一職超過20年的他,作畫特別着重光影表現,畫風優美自然,不只在網路擁高人氣,也因一部作品,讓他成爲日本動漫圈青睞的合作對象。

VOFAN(本名:戴源亨)表示,自己從小喜愛畫畫,上課時間偷偷塗鴉《哆啦A夢》、《哥吉拉》裡的恐龍及機器貓,是童年時光裡難忘的片段。但將畫畫當成工作,對家人來說難以想像,「他們覺得畫畫可能會餓死,所以大學我念了建築系,選一個他們能懂,我也能繼續畫圖的科系。」

VOFAN的大學年代,碰上網路快速崛起,他開始將自己的繪畫作品分享到網路上,反而意外爲自己指引出夢想道路。大二就開始接案,爲人畫書籍插畫、電玩角色形象圖等,將繪畫當工作不再只是夢想。穩定接案,也讓家人漸漸改觀,對他決定就讀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現新媒體藝術學系),不再反對。

VOFAN笑說,堅持自己喜愛的事情是值得的,畫畫需要天分,但更需要堅持,慶幸自己仍能一直喜愛畫畫到現在。VOFAN曾爲日本小說家西尾維新繪製輕小說《化物語》插圖,隨作品動畫化,他也多了許多日本粉絲,日本遊戲業者、出版業者更因此注意到他的作品,開啓他的海外市場。虛擬角色「小藍」,也是他與日本遊戲業者合作的作品。

小藍雖是虛擬角色,但卻如真實偶像般,成爲電玩玩家間的矚目焦點之一。國立臺灣美術館推出的「滲透次元壁—臺日漫畫美學當代藝術特展」中,VOFAN展出〈小藍的假日時光〉系列多幅畫作,描繪小藍搭乘捷運、在室內悠閒度過休假的樣貌,藉由地上灑落書籍、零食、飲料的微小細節,更貼近一般人的日常。

文化部長李永得今(25日)出席「滲透次元壁—臺日漫畫美學當代藝術特展」開幕記者會後,也提及漫畫界十分關心的臺灣漫畫博物館進度。他表示,臺中市府日前提出多個場館地點,經評估後,目前優先選址爲臺中的帝國製糖廠,但礙於臺中市府還有BOT提前解約等問題要處理,因而還沒能正式決定地點,文化部預計明年6月將依據規定重新修正計劃提報國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