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長蘇建榮:不希望減稅成常用措施

財政部長蘇建榮今(6)日與媒體談話,被問及智慧機械租稅優惠時,蘇表示,國內財政狀況近幾年逐步回穩,但仍須儲備力量因應後續的中美貿易戰等不確定因素。蘇建榮更強調,其他部會必須先思考有何政策方面可扶植產業,因爲減稅只能作爲配套,不能做爲常用措施

蘇建榮指出,現在的產創條例是因應促產條款日落期限已到,但是促產爲十年前的條款,到現在仍有廠商適用免稅五年措施,他認爲以財部角度須思考投資抵減是否會像以往的促產延續下去。

對於各部會如金管會提出權證選擇權交易稅、長照險年金險保費扣除額與TISA等五大金融稅制,還有經濟工業局與財部研議的智慧機械投資抵減,不少減稅措施都在討論中。

蘇建榮認爲,減稅措施必須在兩前提下才能配合施行,第一個是減稅已成爲最終手段,他表示各部會應思考自身是否還有可做的政策方向,如輔導業者、一條龍窗口等都是可行之道,減稅僅能做爲最後的配套方式;第二個前提是財政狀況穩健,蘇指出,前幾年我國財政概況逐步回穩,但國際情勢多變如中美貿易戰,我國經濟仍有諸多變數,應儲備能量,讓國家面臨經濟發展轉折期間有更多資源可做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