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差距擴大的反思

(圖/本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公佈我國2021年底家庭財富分配的資料,平均每戶家庭財富1638萬元;排名前20%與後20%家庭平均財富分別爲5133萬元及77萬元,兩者差距達66.9倍;反觀1991年時,5等分位家庭財富差距僅16.8倍。

經過30年的經濟發展,由於股市及房地產投資的高報酬率,故我國家庭財富差距有擴大現象。2022年底我國家庭部門財富淨值160兆元,佔比最多的前3項分別爲房地產佔32.1%、人壽保險準備及退休基金佔22.4%,有價證券佔16.3%。

瑞士銀行今年2月發佈的《全球投資回報年鑑》顯示,臺股由1967到2023年的投資年化報酬率爲9.8%。

代表中古屋交易的「信義房價指數」也顯示,2001年第1季至2024年第1季期間,房價上漲336%,也就是平均每年上漲6.6%。再加上這段期間每年租金約爲房價的2%,故房地產的投資報酬率爲8.6%,也遠高於這段期間的平均經濟成長率3.57%。

不過,我國財富分配的情況仍優於其他先進國家。一般在進行跨國財富分配不均比較時,最常使用吉尼係數,其數值愈大,代表不均程度愈高。與其他各國比較,2021年我國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爲0.606,低於澳洲、英、日、法及德國。

我國家庭財富差距66.9倍也遠高於家庭所得差距。依據主計總處2021年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和可支配所得排名後20%的家庭相比,排名前20%家庭的可支配所得爲其6.15倍。家庭的可支配所得來自薪資所得、股息及租金等現金流量。因此,兩者差距主要反映從2001年以來,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所導致的臺股高本益比(今年3月爲23.5)以及高房價租金比(新北市2022年爲51)。

部分民意代表看到家庭財富差距達66.9倍,可能會要求行政部門進行財富重分配的政策。不過,行政部門在迴應時,宜注意下列兩個現象:

首先,家戶財富越高,其戶內人數也越多。因此,家戶平均每人的財富差距會小於家戶的財富差距。2021年時,以家戶平均每人財富計算,前者爲後者的倍數縮小爲26.9。

其次,主計總處所公佈「統計分類級別」財富的變化,並非反映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變化。30年前排名位居家庭財富後20%的家戶若力爭上游,現在可能已攀升成排名前20%。因此家庭財富差距數據不宜過度解讀。(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