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破局涉及政治 國臺辦否認
27日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圖左至右分別爲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及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摘自行政院直播)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透露我國與BNT採購疫苗破局的原因,強調是受合約外的問題影響,破局關鍵在BNT對我方提供的中文版新聞稿中的「我國」二字有意見,即便最後改爲「臺灣」也未被BNT接受,因此直到今日這樁買賣都無法談成;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說,談判最後被破壞掉,因爲疫苗不只牽涉安全、法律,還有政治問題。不過,國臺辦迴應,疫苗採購完全是商業行爲。
此外,日前傳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欲透過鴻海公司及永齡基金會,購買1千萬劑上海復星BNT疫苗,捐贈臺灣政府使用。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昨受訪表示,中國及國臺辦沒有干涉購買疫苗,希望臺灣減少政治力,讓大家儘快有疫苗。
陳時中昨天表示,在臺灣東洋代理破局後,去年11月11日與BNT原廠重啓談判,當時雙方召開視訊會議討論技術性資料,12月31日與BNT達共識,取得最終合約版本,我方今年1月6日時將合約掃描檔回傳BNT,同時報向行政院獲同意。
之後1月7日則進一步與BNT原廠討論保密協議具體內容,並提供宣佈合約的中英文新聞稿,陳時中說,1月8日BNT曾確認我方提供的新聞稿內容,並對新聞稿中的用詞無意見,但4小時後BNT又來函表達對新聞稿中的「我國」二字有意見,我方雖然第一時間改成「臺灣」,BNT仍說要再對新聞稿內容討論。之後BNT就以重新評估全球疫苗供應量爲由,將簽約時間往後延數週。
國臺辦則以發言人朱鳳蓮名義發出書面迴應指出,早在2020年3月,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即與德國BNT公司簽約,參與BNT疫苗研發並擁有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獨家商業權益。民進黨當局對此心知肚明,卻不循正途,非要違反商業規則和誠信原則,欺騙臺灣民衆,謀取政治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