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收蒜頭大耗人力 農委會示範3種機械採收

農委會今日在土庫辦理大蒜機械化採收觀摩活動,近百名農人圍觀,擠得水泄不通,好奇機械能否採得像人一樣好。(周麗蘭攝)

全臺大蒜種植面積5200多公頃,雲林就有4900公頃佔95%以上,由於採蒜頭全仰賴人工,若遇到雨季搶收,工人一人難求,農委會今日在土庫辦理大蒜機械化採收觀摩活動,目標是3年內達到蒜種植、採收、乾燥都可以完全自動化。

去年天候不穩,蒜頭採收期遇到連日大雨,採收工人炙手可熱,每分地採收工資從6000元漲到1萬2000元,蒜農雖然心痛也必須僱用。農委會規畫補助農民採購自動化機械,以節省人力。

今日在土庫鎮的採收觀摩現場有一貫式無切葉機、二段式有切葉機、夾取式收穫機3種機械,近百名農人圍觀,擠得水泄不通,好奇機械能否採得像人一樣好。

示範結果,一貫式、二段式機的每日收穫量是人工的8倍,夾取式是人工的4倍,不過蒜農認爲機械採收的蒜球夾帶太多土壤,必須花時間處理,建議廠商再改良。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目標是3年內達到蒜種植、採收、乾燥可以完全自動化,種植機、乾燥機都補助二分之一,收穫機補助三分之二;去年迄今,自動化種植機械補助超過40幾臺、收穫機30臺以上、乾燥機50多臺,經過農改場、農糧署協助,大蒜田機械化已有1300公頃,希望今年底能達2500公噸以上。

雲林大蒜最近開始採收,蒜農很關注蒜價波動,農糧署表示,雲林大蒜品質很不錯,田間交易價每臺斤31至36元左右,維持在合理的水準。

陳吉仲說,大蒜進口的數量並沒有特別增加,因國外原物料大漲,許多進口農產品價格變貴,農委會隨時關注進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