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3月服務業PMI 28個月新高

近一年財新中國服務業PMI走勢

財新6日最新公佈3月份財新中國服務業PMI爲57.8,較前月上升2.8,不僅創28個月新高,亦連續三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其中,服務業新訂單指數和就業指數,均創2020年12月以來新高,新出口訂單則創紀錄高點,顯示服務業景氣持續回溫。

澎湃新聞報導,先前公佈的3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雖較2月下降1.6,降至50的榮枯線,但因服務業活動加速擴張,拉動3月份財新中國綜合PMI上升0.3至54.5。

這一走勢與官方統計走勢相同。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官方製造業PMI爲51.9,較上月下降0.7,但服務業PMI較上月升1.3至56.9,綜合PMI產出指數上升0.6至57,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從分項數據來看,3月服務業供求兩旺。市場正常化節奏加快,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在擴張區間內繼續上升,同時創下2020年12月以來新高。國際出行解禁,助推新出口訂單指數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企業普遍反映,解封后經營狀況隨之改善,顧客數量回升,銷售增長。

服務業就業指數也刷新2020年12月以來新高,企業擴大用工量以應對需求激增,但仍不足以消化市場新增訂單。服務業積壓工作量連續第八個月上升,企業普遍表示與新訂單增加、產能壓力加劇有關。

價格方面,原材料價格和工資的上漲推動了服務業企業成本的上升,但受制於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漲價空間有限。

雖然服務業企業信心度連續兩月小幅回落,但仍顯著高於長期均值。企業家預期需求將進一步增長,對解封后景氣恢復充滿信心。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2023年3月,服務業復甦加速,製造業則有所拖累,兩者趨勢分化顯示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內生增長動力不足。展望未來,經濟增長仍依賴內需的提振,特別是消費水準的提升。唯有穩定就業基礎、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市場預期,方能擴大內需,進而達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