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要求從嚴從緊控制“三公”經費管理

財政部近日提出今年將持續從嚴從緊控制“三公”經費管理,嚴格執行會議差旅、資產配置、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制度規定,把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強化預算的約束,推動精簡不必要的節慶、論壇和展會等,及時收回使用結餘閒置的資金,把更多的“真金白銀”用於發展的緊要處、民生的急需上。2023年,財政部加大財會監督力度,嚴肅查處了使用財政資金搞“形象工程”等違規行爲。2024年財政部將繼續強化監督懲處,堅決杜絕講排場、比闊氣,堅決防止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

財政部相關責任人表示,黨政機關過緊日子,不是捂緊錢包不花錢,而是該花的花、該省的省,做到“大錢大方、小錢小氣”,集中財力辦大事。

近年來,財政部門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加大民生保障力度。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同期,財政民生支出保持較快增長。2023年,各級財政用於教育等重點民生領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長了25.5%。

財政部合理安排中央部門支出,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在切實保障部門履職的基礎上,中央部門帶頭過緊日子,2020年至2022年中央部門支出連續負增長,2023年也只略增了0.8%,把節約下來的錢用於支持地方保障民生、促進發展。2019年至2023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從7.44萬億元增加到10.29萬億元,首次超過10萬億元,增長了38%。

文/萬靜

編輯/倪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