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科系營隊無助申請入學?教育部調查揭露真相
教育部24日舉辦「作夥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劃、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劃」研究成果發表會,由高等教育司司長廖高賢(中)主持,國立臺灣大學教授林國明(左二)、國立中山大學教授施慶麟(右二)、高等教育司專門委員郭家音(右一)、國教署副署長林琬琪(左一)一同分享計劃調查成果。(陳俊吉攝)
教育部24日舉辦「作夥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劃、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劃」研究成果發表會,由高等教育司司長廖高賢(見圖)主持。(陳俊吉攝)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日前表示,申請入學時,教授不會因爲學生參加過大學科系營隊就加分。但教育部委託中山大學進行的調查顯示,在申請入學時,教授重視學生參與活動的經驗,如果在備審資料中呈現活動後的成長及反思,則會產生作用。葉丙成說法跟教育部調查結果顯然有所衝突。
教育部委託中山大學辦理「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調查計劃」,從全國參與大學申請入學招生學系中,以18個學羣進行分層抽樣,訪談書審教授約160位,以瞭解大學端對於招生審查資料的看法與重視面向。
這項計劃的協同主持人、中山大學教育所教授施慶麟表示,校系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書審佔比逐年提高,113學年多數校系的書審佔比爲30至39%間,顯示學習歷程有助於大學選才。111至113學年書審教師審查件數的中位數分別爲60件、45件、46件,單位審查時間的中位數爲13分鐘、15分鐘、14分鐘。
此外,葉丙成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大學科系營隊是由大學生系學會所舉辦,要幫助高中生認識該科系,並帶有部分玩樂性質,大學教授不會因爲高中生有參加自己系學生辦的活動就加分。之前潘文忠當教育部長時,就發文給各大學,若學生辦的營隊涉及學檔的「準備或充實」,將不得收費與發放證明。
不過根據施慶麟團隊所做的調查,書審老師的審查重點爲個人能力表現、多元表現、申請動機,以及書審資料與準備指引相符程度等四個面向,其中在多元表現方面,老師看重學生是否有展現多元能力、競賽表現及活動參與經驗。
參加大學科系營隊對於申請入學有沒有幫助?施慶麟說,申請入學多元表現方面,老師看重學生的活動參與經驗,但學生只是在備審資料呈現參與多少次活動,這就沒用,如果可以寫出參與活動後的成長或反思狀況,則會發生作用。
葉丙成的說法現然和教育部的調查結果相沖突,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說,學生希望藉由多參與營隊活動來提升書審分數,根據實際調查,兩者沒有直接相關。而如果參與活動後素養提升,則會成爲審查判斷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