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回溫 去年營業額攀峰

隨着連鎖餐飲品牌持續展店、觀光旅遊與美食文化行銷,帶動外食人口逐漸增加,餐館業歷年呈現穩定成長態勢,2019年營業額突破8千億大關升至8,116億元,年增4.4%;但COVID-19疫情相繼在全球爆發,國人爲降低染疫風險減少外出消費,加以管制措施影響,餐飲業受創嚴重,致2020、2021年營收連續2年負成長,分別年減4.2%及6.4%。

統計處分析,餐飲各業中因消費客羣不同而受創程度不一,其中餐館業「宴會型餐廳」向以婚宴、商務宴等人潮聚集爲主,受疫情之衝擊相較「西式速食」與「聚餐及日常型餐廳」嚴重;所幸隨民衆逐漸恢復常態生活、公司行號年終復辦尾牙及婚宴補辦熱絡,2022年下半年業績逐月成長,12月營收更已回到疫情前規模,惟全年營收仍較2019年減少28.9%。

外燴及團膳承包業中「空廚」主要提供飛機上旅客與機組人員飲食,受限邊境管制開放時間較晚,致受創時間較「團膳」長,隨各國邊境防疫措施陸續鬆綁,2022年營收已逐漸回溫,惟航空載客數尚未恢復至疫情前規模,致營收較疫情前減少54.1%。受惠國內外旅遊陸續開放、商業活動迴歸正常,遞延補辦婚宴等商機,可望爲宴會型餐廳及空廚增添成長動能。

餐飲業消費高峰主要集中在年終耶誕、跨年、尾牙到隔年2月農曆春節聚餐旺季,以及7至8月暑假旅遊時節;惟2020年2至4月因疫情開始在國內蔓延,民衆減少外食需求,致規模值比往年更低,2021年7至8月本應爲暑期消費旺月,亦受疫情升溫及管制措施影響出現異於往年的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