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田農膜去哪…回收商甩手 清潔隊暫置堆成山
農民種植草莓等作物時使用「農業用塑膠膜」,近年使用量持續增加。記者林奐成/攝影
農膜亂象不只焚燒與掩埋,本報調查發現,回收的後端清運,缺乏配套而一團混亂;以盛產草莓的苗栗爲例,農民與清潔隊配合政策回收廢棄農膜,接手的回收業者卻將其違法棄置,形成「回收做半套」荒謬現象。
本報獨家掌握,檢警前年起偵辦一起廢棄物案件,發現一間苗栗塑膠回收廠商,涉嫌以「無償收受」方式,幫大湖、獅潭、銅鑼及南投國姓等六鄉鎮,清運廢棄農膜,收取後未回收再製,違法棄置廠房空地被檢舉。
檢警調查發現,該廠商未持有合法「再利用機構」許可證,依法不能收取廢棄物。檢警指出:「廠商覺得有利可圖就先去收農膜,打算粉碎做塑膠粒,卻發現設備不到位無力處理,便棄置在承租廠房;工廠地主也很爲難,中南部很多這類廠房蟑螂案子。」
偵辦人員說,一般廢塑膠打碎即可利用,而農膜較髒,需先清洗,「但政府未提供場地讓農民清洗,就急着交給廠商,也不知道後端(工廠)有沒有能力處理,造成另個問題」。他批評,政府缺乏農膜回收政策,也未嚴格審覈回收廠商資格,呼籲改善問題。
此案爆發後,當初委託違法業者清運農膜的苗栗四鄉鎮,由於原先去化管道消失,近兩年遭遇農膜堆置的窘境。
大湖是全國最大草莓產地,每年使用兩百四十公噸農膜,重量相當於六十頭亞洲象;近年農民配合政策,產季結束後將農膜拉起集中放置,由鄉公所清潔隊協助清運。記者走訪大湖清潔隊垃圾場,發現大量廢棄農膜與塑膠管堆成小山;清潔隊長鬍國樑說,鄉公所正接洽再生利用業者,盼儘快去化。
來到盛產杭菊的銅鑼鄉,清潔隊過去兩年也「暫置」大量農膜,清潔隊長李月香說:「案發後,我們一直在尋找回收廠商,但都要收費。清潔隊沒編預算,怎麼可能繳費?我們幫助農民,卻造成後端去處問題。」
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名譽教授駱尚廉說,公有地堆置農膜衍生環境衛生問題,建議苗栗縣編列公務預算,尋找廠商清運農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