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製造業景氣仍低迷,題材股輪動表現

加權指數 1120210(日線圖)

經濟數據分析: 本週聯準會多位官員強調,有必要繼續升息,在持續的價格壓力下,最終利率可能達到比先前預期更高的水準。他們樂見近期通膨放緩,但都警告稱這場爭戰尚未得勝。在強勁的非農就業數據公佈後,市場對利率頂點的押注提高至5.15%左右,接近Fed的最新預測,預期後續仍有不只一次的升息。

臺經院公佈去年12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爲9.48分、創2020年2月以來新低,較去年11月9.72分減少0.24分,燈號連續二個月亮維持衰退的藍燈,從不同產業燈號的消長觀察,呈現景氣衰退的藍燈比重持續增加由去年11月59.04%,上升至去年12月的73.63%,展望未來,在比較基期偏高下,加上全球貿易成長速度放緩,對於外銷爲導向的製造業來說,所承受的壓力將比以往高出許多。

元月出口315.1億美元,年減逾2成,即使排除季節因素,仍年減9.4%,爲連五黑。影響包括全球景氣趨緩、淡季效應和春節連假使得工作天數大幅減少。11項主要出口貨類全數大幅滑落,其中電子零組件和積體電路出口年減幅各達20.1%和33.3%,跌幅分別創下11年和14年新高,顯示電子業淡季明顯,2月雖因工作天數增加,預估出口值回升至333億~348億美元,月增5.7%~10.1%,增加幅度不大,且也將呈現年減約7%~11%。

盤勢分析:

大盤連二天量縮整理,指數維持在短期均線之上,日線技術指標爲持高檔鈍化,顯示大盤短多仍掌控盤勢,不過觀察櫃買市場週五出現近期較大的回檔,且跌破5日線並且帶量,留意短線題材股是否有出現漲多回檔機會。

元月臺股指數上漲7.98%,若對比美股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如果市場在1月份上漲,今年剩下的11個月裡有85%以上的時間繼續上漲,平均漲幅約爲11.5%,反觀臺股,30年中上漲次數上漲有15次,當中全年上漲的年份有10年,整體上漲機率66.67%,整體表現相較於美股整體上漲機率並不明顯;且若平均漲幅來看,過去15次元月上漲的平均漲幅約6.38%,但全年的平均漲幅卻4.52%,臺股元月表現好對於全年能夠持續上漲機率並不明顯。

選股方向:

臺灣航空業的總產值2019年衝上1,340億元,2020年降到935億元,較前一年下滑30.2%,2021年的總產值回升到984億元;推估2022年的產值衝破1,000億元,預期今年的產值將會攀升挑戰2019年的產值數字。另美國國會通過美國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規定美國總統可直接撥交美軍現有武器給臺灣,每年10億美元。每年最高20億美元預算連五年,總計100億美元預算購買武器軍援臺灣,對於臺灣航太產業發展也是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