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佑寧化身夢中情人 與韓寧談「虛擬實境」戀愛

曹佑寧在《擬吻》中化身夢中情人。(高雄電影節提供)

首屆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在高雄,由文化部啓動、與高雄市政府、數位發展部攜手打造文化科技新品牌,匯入影視、音樂、產業、派對等領域。會展主要活動之一的高雄電影節於10月7日(六)開幕,亞洲最大的XR沉浸式影像大展「XR無限幻境」,10日公佈「高雄原創VR」片單,臺灣科技藝術大師黃心健的最新力作《自監體》,去年在雄影首映首集後,接連入選SXSW、法國新影像藝術節等國際大展,今年回到高雄播映完整版亞洲首映,深入體驗「監視」與「監控」的本質,超過100分鐘的虛擬實境體驗,充滿大師風采。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虛擬實境的技術讓人彷彿身歷其境,這次「高雄原創VR」片單《自監體》,除了是入選國際大展的高品質片單,更提供超過100分鐘的虛擬實境體驗,質與量都兼具的優秀國際級片單,只在這次10月高雄首屆TTXC臺灣文化科技大會!歡迎全臺各地的朋友,一起來高雄感受彷彿置身電影故事情節的樂趣。

由文化部、數位發展部及高雄市電影館長期支持的「高雄VR FILM LAB」計劃,迄今已有33部虛擬實境影像作品,今年再推出四部年度最新作品,數位藝術新銳謝文毅導演新作《暗面》,以「阿雷西博天文臺」爲創作靈感,打造出大衛林區影像氛圍的虛擬實境,體驗異化墜落的奇幻經歷;陳怡蓉導演的VR首作《朵拉Ep.1》改編佛洛伊德的真實醫療案例,「紙劇場」的特殊美學氛圍創造奇異感官的創傷潛意識與情慾世界。

王靖雅導演的《擬吻》邀集了曹佑寧、韓寧演出未來世界的科幻愛情,曹佑寧化身爲虛擬實境的夢中情人,短短12分鐘的階段性作品(prototype),融合AI、VR、元宇宙等科幻元素;由高雄電影節、法國在臺協會和法國新影像藝術節聯合推出的跨國駐村計劃,年度階段性作品《午夜的跳躍任務》,由法國雙人組「午夜霓虹」執導,他們創造出心靈投射的「跳躍」科技,爲觀衆敞開通往想像世界的科幻異度,是難得一見的數位體驗。

大師黃心健此次帶來《自監體》(The Eye and I)完整版,與法國國寶級音樂家讓米歇爾雅爾合作,超過100分鐘的VR體驗,創造出監視與被監視的VR世界,故事復刻了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的「圓形監獄」理論,進入VR的觀衆來到一人一室環形監獄,牢房開口皆面向環的內側,正中央燈塔狀的探照燈反覆照亮每間牢房,除了探照燈塔內獄警的監控,牢房裡的犯人也都一覽無遺、互相監視着。《自監體》體驗關於監視的各種方式,美好、幽默又發人深省,經由一系列黑暗旅程後,觀者將瞭解「監視」是如何以各種形式深植文化,甚至影響我們對真實的認知。

《朵拉 Ep.1》(Dora Ep.1)講述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一個著名的精神分析案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心理學尚未被正名爲一個學科,在這樣的背景下,佛洛伊德用催眠術治療「歇斯底里症」的患者,朵拉正是他的病患之一,觀衆在VR中以第一人稱成爲朵拉,透過佛洛伊德的催眠暗示,進入朵拉層層回憶卷宗中,透過凝視夢境進入朵拉的私生活、情慾世界與潛意識,彷彿上演一場怪誕畸形秀。導演陳怡蓉運用大量的超現實主義的「紙劇場」拼貼藝術,建構朵拉潛意識中的瘋狂世界。

臺灣導演謝文毅繼翠貝卡影展之作《彼岸》,最新VR姐妹作《暗面》(LIMBOPHOBIA)更清晰地揭露個體與外在世界的張力,以當代社會中的盲目作爲貫穿全作核心,談論建造、毀滅以及災難,越過時間與空間,重新與自己的存在對話。謝文毅表示,《暗面》更想要強調的是「失去重心」,過程中,觀衆會體驗到往下墜落的感受,「這個的作品核心的理念是關於盲目,以及我們如何不盲目,還有關於我們個人和外在羣體的關係」,劇中大量的觀景窗和阿雷西博天文臺、天文望遠鏡等元素,都在暗示着人盲目的狀態,觀衆將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看見世界的混沌。

《擬吻》(Virtual Kiss)將時空設定爲 2033年的臺北,訴說人們生活在充滿着AI科技的社會,一個女人穿越回憶元宇宙,重新面對青春遺憾的科幻愛情故事。《擬吻》由曹佑寧、韓寧擔任男女主角、張鬱婕特別演出,曹佑寧化身少女的夢中情人,探索愛情的「虛擬實境」,如果在虛擬世界裡,你跟渴望卻不可得的那個人在一起了,會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