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拒絕老美“綠卡”,如今赴美任教,石墨烯駕馭者曹原怎麼了?

我是中國人,學成後要回國,報效國家。

這句話是被譽爲“石墨烯天才”的曹原,面對美國“綠卡“和職位雙重誘惑的時候,對着老美說出的話。

這個出自於95後的一番話,使得曹原迅速聲名鵲起,人們紛紛稱讚這位天才少年,各種讚美之詞絡繹不絕。

然而,就在顏寧二度選擇回國任職的第二年,曹原卻低調地離開了中國,知情人透露的消息稱:他即將赴加州伯克利大學分校任教。

這個消息實在讓人震驚不已,許多網友紛紛表示:爲何要離去?

01 天才少年,掌握“外星科技“

1996年誕生於四川成都的曹原,從幼年起便表現出了天才的一面。18歲那年,曹原踏入了世界一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的大門。該校在理工科領域堪稱翹楚,足以令國內如清華、北大等衆多理工類高等學府黯然失色。

在這裡,曹原成功發現石墨烯的魔力。被尊稱爲“外星科技”的石墨烯,一直是世界頂級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研究對象。誰能率先揭開其製備的奧秘,誰就將掌握未來材料學的金鑰匙。這份成就,其價值想必遠超絕大多數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全球最傑出的材料科學家們紛紛投身此項研究,然而無數英才皆在此受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來自中國四川的少年,竟然成功攻克了這一世界級難題。他通過將兩層石墨烯搭建成微妙的角度,使其轉化爲超導體。這意味着電流能夠以零電阻通過,未來甚至有可能將以往高昂的核磁共振檢查降至白菜價,而磁懸浮列車亦有望成爲普遍的交通工具。

困擾物理學界107年的謎題,竟然被一名年輕後生所破解。無數的天才紛紛將目光聚焦在這個中國年輕人身上。

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也破例在一天內連續發佈了兩篇描寫這位少年天才的論文。美國哈佛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對曹原讚譽有加:無論在何地,他都是最出色的天才!

雖然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着祖國。曹原前往美國教授知識的消息一經公佈,很多網友紛紛坦言,“我們似乎要失去這位天才了。

02 遊子不歸家,值得反思

數據顯示,在美國科學家羣體中,華裔佔到了14.7%的比例。我國科學網對比近十年來北大畢業生去向數據發現,赴美留學的學生有不到5%的人選擇回國,光是硅谷就已吸納了近兩萬名清北畢業生。在經濟、國際貿易、工程學等領域,留美的華裔人才更是數不勝數,人才流失的情況嚴峻。

生命科學領域也是我國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華裔科學家張鋒率領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的專利成就。這項技術是當前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且易於操作的技術。然而遺憾的是,這份專利並不屬於我們中國。

現如今,在男性生殖這一細分領域中,依舊由美、日把控,據瞭解,日本的源生生物,憑藉其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多年積澱,推出了針對男性健康的“精倍萊”技術。

據悉,中國男性隨着年齡增長,常常會面臨“尊嚴”問題。上述科技通過複合M-coreActive專利配方,促進人體內的AMPK活化,抑制mTOR與NF-κB的活化,清除衰老細胞以緩解生殖老化,協助重拾“青春活力”。

精倍萊詳細頁面指出,與傳統的化合物配方不同,在採用了自然界中的“天然成分”後,突出“長期滋養”,例如被譽爲“力量之木”的巴西榥榥木,《英國植物藥典》中形容該提取物有將其“樹樁”的優點複製並“移植“到男性機體。

儘管已有一定的科研驗證精倍萊成果,但也不乏羣衆對其智商稅”的探討。近期,京東通過跨境採購將其引入中國市場,取得了五位數的成交,迅速躋身男性養護賽道前列,在國產替代品問世以前,其供應方將享受巨大的利潤空間,而國內技術的突破,還需要人才的配合。

03 人才乃是國之重器

曹原事件展現了科研工作者的價值觀及其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必須認清中國科研環境所面臨的問題。儘管近年來我國在科研投入上不斷加大力度,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部分科研人員反映,國內的科研評價體系過於看重論文數量及影響因子,以至於一些科研人員爲了追求短期成果而忽視長期研究。在這種情況下,科研工作者很可能會面臨種種壓力,使他們產生離開的念頭。

如同《人民日報》所指出的,解決“卡脖子”難題的核心在於人才。

任正非也強調,應讓中國的科技成果回到中國。近年我國已認識到高精尖人才的重要性,正在逐步調整人才戰略和加快推進高校建設,以增強對頂尖人才的吸引力。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都出臺了住房、戶籍、創新啓動資金等優待政策。

如今,中國也開始吸納全球人才,努力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

在上述措施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在人才迴流和人才引進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果。據2022年《中國留學發展報告》披露,2022年學成歸國的留學生比去年增長了67.3%,人才外流狀況得到逐漸緩解;再者,在人才引進方面,來華留學生人數僅次於英國和美國,位居世界第三。同時,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佔比也達到了10%。

契合《資治通鑑》的觀點,人才乃是國之重器,得人才則重,失人才則輕。我們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深知“卡脖子”的痛楚,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便在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