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減產4成品質反更優 長達6天比賽選出冬茶之最

「111年阿里山高山茶冬季優良茶競賽」歷經6天嚴格評選,今下午成績出爐。(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111年阿里山高山茶冬季優良茶競賽」歷經6天嚴格評選,今下午成績出爐。(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長翁章樑說,今年冬季茶減產4成,但評審老師說品質非常良好。(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今年冬茶產量大幅減少,梅山農會推測,平均減產大約4成,所幸品質不打折,甚至比往年來得好,「111年阿里山高山茶冬季優良茶競賽」歷經6天嚴格評選,今下午成績出爐,烏龍組特等獎由梅山鄉瑞峰村陳惠如拿下,金萱組特等獎得主是梅山鄉太和村郭俊麟。

今年阿里山高山茶冬季優良茶競賽參賽繳茶點數共計有1410點,其中青心烏龍組1026點,金萱茶組384點,6日至12月12日在梅山鄉農會推廣金融大樓2樓評茶室,由21位初審委員及2位主審分兩階段、歷時6個工作天嚴格把關、評選出今年冬茶之最。

「謝謝所有茶農的努力!也謝謝所有老師費時多日挑選出嘉義最好的茶」,嘉義縣長翁章樑說,今年冬季茶減產4成,但評審老師說品質非常良好,期待透過評鑑,讓茶農能彼此相互學習田間管理及製茶技術,也透過比賽讓阿里山高山茶能有更高的能見度與認同感,讓消費者挑好茶、喝好茶,幫助茶農技術更加精進。

梅山鄉農會總幹事黃書賢表示,今年受氣候影響,冬茶減產4成以上,報名點數減少是預期現象,而爲確保國內生產者權益,提供消費者優質、衛生安全的國產茶品,繳茶茶農須實名制繳交可追溯生產資訊,包含QRcode、產銷履歷及有機農產品的茶樣,主辦單位還會抽樣茶幹送專業檢驗中心及茶改場檢驗農藥殘留及產地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