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強化創新主導作用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體學習進一步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具體而言,要重視以科技創新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引擎,建設企業主導型國家創新體系,以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培育新動能,打造國家科技先導能力,以科技創新引領新型工業化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釋放數位要素乘數效應,提升科技創新成果向重大場景轉化效能,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釋放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澎湃動能。

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域中的核心地位,抓住人工智慧、數據要素等新型生產要素快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立足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應用場景、產業體系完整、戰略性新性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等優勢,把握場景驅動創新和通用人工智慧革命帶來的科技和產業發展範式變革機遇,啓動科技創新作爲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同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加強企業主導型產學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建設,是推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化協同、塑造新型生產關係的關鍵,也是打造中國科技先導能力,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體系動能的關鍵所在。

要加快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伴隨着新一代人工智慧、類腦智慧、未來能源、生命科學等新技術快速發展,顛覆了傳統科技創新路徑,產業智慧化、高端化、融合化縱深推進,新場景、新產業、新模式不斷涌現,將加速重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在此背景下,需要進一步以原創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技術成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此外,要打造國家科技先導能力,強化面向新質生產力的前瞻引領能力。應用整合式創新和體系思想,以重大使命型需求場景爲牽引,加快推進國家有組織創新。以新質創新主體爲體系功能節點,依託新型基礎設施,釋放人工智慧、數據要素等新型創新要素動能優勢,重構、提升國家創新體系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推動政府引導支持、場景驅動、企業主導、人民參與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體系建設。

另要重視數位技術和數據要素等市場化配置,釋放加速綠色創新的乘數效應。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而人工智慧等數位化、智慧化技術和資料要素作爲數位經濟時代快速發展的新型生產資料,爲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