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連續九年世界第一,如何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2024電動汽車百人會

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900萬輛,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已經取得領先成績的同時,如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成爲新的關注焦點。

3月16日,來自政產學研各領域的多位代表和嘉賓,出席2024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圍繞全球汽車產業形勢,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新能源汽車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指導和支持,國家多個相關部門的領導從各自主管領域提出了支持能源汽車發展的新舉措。

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表示,將遏制新能源車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開展集團化管理試點,支持優勢企業提質降本、兼併重組、做強做大。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提出,將深入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組合拳,着力建立以舊換新的有效機制,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節能型汽車銷量的佔比,統籌支持全鏈條各環節更多惠及消費者。

近段時間以來,一些歐美跨國汽車製造商宣佈推遲電動化轉型的步伐,這讓外界對新能源汽車的前景產生疑慮,甚至有觀點認爲,電動化是西方設下的陷阱。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爲,這不符合事實。“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政府綜合考慮石油安全,大氣污染、產業升級實施的重大國家戰略。”他還一一駁斥了電動汽車火災風險更高、電池回收污染、補能問題等質疑。

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在談到這一問題時也表示,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不會發生改變。“轉型是爲了讓車更好開、更環保,爲了解決複雜的用戶場景需求,絕對不會因爲某些過程中的調整發生改變。”

他也同時指出了當下新能源汽車企業盈利的難題。2023年行業在售的新能源車型403款,平均月銷量只有1500輛,100多個乘用車品牌現在真正能夠盈利的還寥寥無幾。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只有美國的特斯拉,以及中國的比亞迪和理想汽車實現了盈利,其他多數品牌都處於虧損中。

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於新一輪價格戰中,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談到降價潮時稱,所有同行都面臨着艱難決策。“疫情的影響、國際政治形勢的變化、供應鏈的脫鉤,讓大家有很多困惑。”

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在不斷走高,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上週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48.2%,預計在未來三個月內可能會突破50%,甚至更高。

他進一步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經歷了二十年的培育和壯大,已進入一個週期性的調整階段。換言之,在這一時期企業間的競爭將會加劇分化。

如何打消私人客戶的用車焦慮,尤其是解決新能源汽車補能問題成爲論壇上各方代表發言人建言的重點。去年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726萬輛,但是私樁安裝量僅有246萬臺。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表示,將努力解決停車充電難的問題。去年已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增設了85萬個停車位,今年再改造5萬個老舊小區,會同有關部門增加停車位、安裝充電樁,讓廣大羣衆能夠方便停車、方便充電。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認爲,800伏超快充會成爲根治用戶里程焦慮的最優解之一。2024年品牌將全面部署超快充樁,正在加快開放生態協同,他呼籲更多的友商打通充電協議,形成橫向生態協同。

具體到電池壽命,李斌表示未來八年將累計有1940萬輛新能源車的電池質保到期,以每輛車6萬元維修成本計算,售後服務費用共高達1萬多億元。在他看來,蔚來提出的長壽命電池的技術和運營方案能夠全方位提升電池使用時長和健康度。

智能駕駛正成爲影響新能源購車用戶決策的核心項之一。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認爲,智能駕駛領域的成果能夠幫助汽車製造商取得領先優勢。未來18個月內,高階智駕的拐點將會到來,AI智駕大模型的上車將進一步提高能力上限。

同樣認爲大模型將成爲核心勝負手的還有阿里雲智能集團副總裁、汽車能源行業總經理李強。他表示基礎大模型的核心在於算力,但目前企業對算力的使用實際上效率沒有一個能超過50%,亟需升級提效。

歐陽明高強調,在當前汽車製造商整體盈利情況不理想的背景下,堅持近零排放的目標、優化雙積分並引入碳交易至關重要。“特斯拉一年碳交易賺接近18億美元,目前我國汽車品牌仍在投入期,引入相關機制很有必要。”

面對國際挑戰風險和全球化實現路徑中的障礙,他表示可以考慮將新能源汽車進口稅率降至零,更加自信地對國外開放新能源汽車市場,互通有無也能幫助整體產業發展。“中國已錯失成爲燃油汽車強國的機遇,現在要建立新能源汽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