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電」在轉型 泓德能源創造新世代獲利模式(3-1)

泓德能源的謝董和周總,今年才40出頭,2人於2012年看到日本政府開出光電收購價每度42日圓(約16臺幣),向親友募集資金,前往日本投資光電案場。也因此練就了控制案場成本、簡化管理流程、降低投後風險等絕技,後來再到菲律賓、越南、韓國等地投資光電案場。直到了2016年,臺灣再生能源發展政策明確,兩人回臺成立泓德能源,也從光電廠投資商變身爲自組工班、設計和管理案場的團隊。謝源一表示,泓德能源是重資產輕量化的公司。這也意味着,公司雖然業務擴張快速,但籌措資金的方式不以現金增資爲主。

泓德能源近期已完成第一次國內可轉債的發行,也是國內第一家創新板公司完成發行公司債者,總額爲10億元、超額認購1.75倍,另外,泓德能源也有從創新板轉上市計劃,預計明年3月送件轉主板,若審查一切順利,通常約半年內可以轉上市交易。

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表示,泓德能源要成爲智慧電力公司,透過AI技術打造的「智慧綠電系統 TITAN」系統,能夠替業主蒐集資料、預測最佳用電模型,解決綠電供需不穩的問題,更同時具有AI安全監控技術,可自動化管理光電案場。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表示,最快2024年,泓德能源家用型的「儲能櫃」就會問世,公司已經在臺南建置生產的工廠,該工廠是泓德能源和TPK-KY(3673)合作。家用型「儲能櫃」的價格約在3萬元臺新,每次儲電約6~7度,一般家庭可在離峰時間儲存較便且的電,當尖峰電價上漲時,再將儲能櫃的電釋出使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