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貿協推電動車產業有成 盼智慧移動再啓新頁

聯誼會貿協邀請四團團員及外國在臺汽車相關產業代表及金融界人士等七十餘人共聚,探討產業未來趨勢及可能的合作。貿協董事長黃志芳開場致詞時表示,臺灣企業以往多以個別產品對應車廠採購部門,但貿協將業者組織成一個小型智慧移動生態系團隊,其中包含歐美車廠最積極發展的自動駕駛、電池技術、智慧座艙,以及防駭或空中更新(OTA)軟體等類,吸引車廠高層及幾個車廠派出的董事會成員。

雖然知名一線車廠爲我業者的首要目標客戶,但特殊車輛、商用車、新創也都值得我商重視。此外,晶片荒是車廠不願再發生的噩夢,多家車廠因而成立晶片管理團隊,並開始深度參與供應鏈管理。除此之外,歐洲車廠對臺灣企業提出的共同問題爲低碳與ESG、在歐洲汽車業的實績以及供應鏈韌性,這些議題建議我商不但應納入公司介紹的重點,更應該長期關注。

活動的另一個重頭戲是團員把對車廠的3分鐘簡報搬到現場,對十餘位日本、美國、德國車廠在臺代表說明最新產品。像是研華(2395)車載電腦、義隆(2458)車內ECU、科絡達空中下載技術(OTA)、格斯科技新款電池、鎿創科技-KY創(6854)的Micro LED顯示技術,以及宇碩電子控制模塊等。會後的交流更是熱絡,外商車廠代表、電子業、汽車零件製造商、汽車業檢驗認證公司等都想把握少有的同行異業交流機會。

車輛的低碳化、聯網化、智慧化、自駕化的大趨勢不會改變,貿協今年動作不間斷,首先就是4月17日三展合一的360度Mobility Ecosystem,黃志芳四次出訪都力邀車廠來臺觀展及參展,四月也將有60家車廠、Tier 1或汽車電子業受邀來臺洽談與訪廠,其中多家即爲訪問團中力邀的重量級車廠。此外,車廠不斷向貿協表達與臺灣半導體業深度的合作期望,因此去年於東京的「臺日半導體論壇」就將車用晶片納入議題;而今年六月即將在柏林登場的「臺歐半導體論壇」,車用晶片也是重要議題,貿協更將邀請拜訪過的歐洲車廠參加論壇,並安排與我半導體業者交流。九月貿協也將再度推出車廠訪問團,將拜訪英國與瑞典車廠,以及赴德國漢諾威參加最大智慧運輸展IAA Transpor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