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佳智能陳明豐 智慧醫療 臺灣拚進前段班

圖爲長佳智能董事長陳明豐。圖/王德爲

閱讀更多面對面人物請掃QR Code

陳明豐 小檔案

長佳智能醫材許可證概況

長佳智能領證專利概況

AI智慧醫療掀起狂潮,長佳智能董事長陳明豐認爲,臺灣有電子科技、醫療水平和寶貴的健保資料庫,這三大優勢加上政府政策推動,必然可站在世界前段班的前段班,他預期五年內,AI的軟硬體應用,將可大舉進入醫療體系。

培養醫療科技人才

陳明豐也建議,法規要更鬆綁接軌國際、智慧醫療產品健保給付要更普及,纔會擴大廠商的投資意願,而人才的培育更是關鍵,鼓勵學校和醫療機構要及早開立相關課程和厚植人文素養,讓青年學子擁有「醫療科技人」的概念,而不是隻有技術。

陳明豐認爲,AI不會取代醫生,而且會是醫生最好的夥伴幫手,在AI的世代中,醫生的角色是「督導者」。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AI智慧醫療已成趨勢,如何看臺灣的競爭優勢?

答:人工智慧在最近幾年的崛起,特別是在智慧醫療的應用發展創新進步很快,臺灣擁有領先且強大的半導體供應鏈。政府政策也大力支持,目前數位發展部已結合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將專案投資AI數位產業,且積極透過新建智慧節能資料中心,爭取國際合作等擴大算力及引進低耗能方案,預估2026年產值將突破兆元。

3+1優勢 躍領先羣

此外,臺灣有非常寶貴的健保資料庫,有很多的大數據可以應用,加上聞名全球的電子科技和醫療技術,這三大優勢,配合政府已將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納入數位醫療的政策推動,臺灣的智慧醫療將可領先全球,並可躍居前段班的前段班。

問:在政策及環境面還有那些需要配套及改善?

答:政府政策雖然支持產業的發展,然而,在推動智慧醫療仍有一些困境,目前在法規面仍有不少限制,如數位產品上市的醫材審查法規、遠距醫療法,以及資安領域的相關規範與個資及隱私保護,醫療大數據取得困難等,都有待法規鬆綁,跟上先進國家。

另外,就是保險和人工智慧產品的保險給付,要更普及,纔會吸引廠商投入更多資源,產業發展纔會更有幫助。

人才的培育也至關重要。現在很多大學生還沒畢業,就馬上被電子五哥等幾個國際科技業籤走了,如何讓人才導入應用在醫療科技產業,需要有更多的學生、更多的學校加入,建議學研機構可以增加相關課程和實務經驗,增加訓練學生的場域,儲備人才投入智慧醫療產業。

整體來看,目前各醫院、學校對於人工智慧在醫療的應用非常重視,已開始增設人工智慧醫療、醫療資訊工程等相關課程,表示學校都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除了教育學生醫療科技的技術課程,對於倫理、法規、人際、人文也應該要關注,學生要同時獲得這方面的知識,才能成爲完整「醫療科技人」的概念,而不是隻有科技。

AI會成爲醫生好夥伴

問:臺灣醫療水平雖然舉世聞名,數位轉型卻在落後區,原因爲何?

答:臺灣醫療數位基礎建設始於1990年代,由各醫院打造自身的資訊系統、硬體設備及網路架構,大都還是傳統醫資系統,要做全國性的AI,就會有很大的困擾。最近健保署已經公佈要把全國幾個醫學中心、做出標準化的格式,讓臺灣能夠找到國際化的水準,未來大家都會運用標準的創新醫療數位科技運作,即可正式進入智慧醫療的新世代。

我認爲,未來五年內雖還無法做到虛擬醫院,讓醫院只從事遠距醫療、開刀、重症和急症和急救角色,但AI的軟硬體應用和配套,將可大舉進入醫療體系。

問:您也是醫生出身,在AI的浪潮下,AI有可能取代醫生嗎?

答:AI不會取代醫生,但AI技術會成爲醫療團隊的一部分,是醫生重要的夥伴幫手,可幫助改善診療過程。掌握AI的應用,利用高質量數據訓練AI,可確保AI在醫療過程中帶來創新價值,醫生的角色會成爲「督導者」。

我認爲未來醫療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應用自主AI技術(Autonomous AI)來提升病情掌控,這些技術將幫助實現個人化、自動化、自主化的數據收集與輔助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