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潮涌澎湃新能 “滬上菁英江蘇行”走進宿遷

10月17日至18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主辦的“滬上菁英江蘇行”走進宿遷,50餘名新材料、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金融等領域專家學者、長江經濟帶企業家代表、上海優秀青年人才齊聚宿遷,開展實地項目考察、發展懇談交流、產業推介對接,暢談產業合作,共謀協同創新,以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融賦能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專家把脈“傳經送寶”,科創資源精準對接

宿遷位於長三角北翼、江蘇省北部,是長三角地區發展速度最快、綜合實力提升最明顯的地級市之一,“項王故里”聞名遐邇,“中國酒都”香飄世界,“水潤之城”綠意盎然。

每一分鐘宿遷生產的纖維長絲可繞地球赤道19圈;每一秒鐘就有一塊太陽能光伏電池在宿遷完成生產下線……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機遇,當前,宿遷佈局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新質生產力“1+3”行動,產業發展迸發嶄新動能。

“高性能纖維進入技術與產業、應用與市場協同發展階段,要加大重點研發與重點科技專項力度,推進纖維材料關鍵技術突破,加快推進纖維行業綠色低碳技術攻關與應用,向高端化發展。”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常務副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華平現場就紡織產業展望與企業家們進行了面對面深入交流,爲宿遷新材料產業把關定向,推動科創資源與當地產業實現精準對接,“希望更多產學研科技成果的轉化在宿遷生根落地、開花結果。”

“設計和人工智能是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上海市品牌辦主任、工業設計協會會長陳躍華圍繞滬宿聯動打造紡造產業發展新動力建言獻策,建議加大對AI應用在工業領域的投入,通過設計促進產業升級,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企業家“攜手連心”,做大做強產業鏈條

參觀雙星新材創新工廠領略科技魅力;探訪宿遷電子商務園區感受商貿活力;走進京東智慧城體驗科技前沿;觀摩京東物流園的智能倉儲目睹高效運作;品味洋河酒廠的醇香車間沉醉酒香四溢……活動期間,上海光明食品集團、上海港灣集團、復星集團、招商證券、海通證券、江蘇銀行等企業家代表一行在實地考察中親身感受三千年項王故里載酒而行,長三角新興城市風勁帆滿。

近年來,宿遷主動深化開放、擁抱上海,立足自身、放大優勢,圍繞建設長三角先進製造業基地,產融之城磅礴發軔。“宿遷一直把上海作爲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的首選地,兩地豐碩的交流成果,既得益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指引,也在於宿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致力打造親商安商的創新創業之城。”宿遷市領導在致辭中熱忱期盼滬宿兩地共同推動產融對接,增進友誼、共謀發展。

“強化產業資源對接,構建產地直通流通新路徑,打造校餐老年餐優質項目。”上海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陸罡介紹,光明集團與宿遷市將深化合作,在農業科技興農、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等方面以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貢獻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港灣集團董事長徐士龍洞察宿遷卓越水運條件:“宿遷坐擁京杭大運河這一黃金水道,內河航道總長達1000公里,在港口航運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水運資源優勢,可以通過與上海內河出口聯運,共同推動運河經濟的發展。”

人才交流“雙向奔赴”,長江經濟帶“朋友圈”持續擴容

長江經濟帶橫跨東中西,承接南北方,是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滬上菁英江蘇行”走進長江經濟帶關鍵節點城市——宿遷,爲滬蘇兩地友誼與合作搭建了更加堅實的橋樑,以科技創新資源的精準對接、產業鏈條的強健延伸、人才流動的深化交流爲宿遷人才和產業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

此次活動還吸引了來自湖北、江西、重慶等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駐滬辦事處代表的熱情參與,讓長江經濟帶人才交流“朋友圈”愈發寬廣。

“反哺家鄉,回報桑梓;廣交朋友,廣納賢才。”上海市宿遷商會會長李喆說,這次活動是長江經濟帶人才交流互動、產業集羣協同發展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省駐滬辦持續深化“六個服務”,強化聯絡保障,精準信息供給,聯動政會企銀,創新人才服務,聚焦雙招雙引,參與協同發展,依託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優勢,首批設立六大人才服務站,涵蓋院士專家、青年、金融、醫療、生物醫藥、企業家等領域,創新搭建“政會銀企”平臺,精心策劃“滬上菁英江蘇行”等人才主題活動,用心用情用力夯實發展“硬支撐”、打造人才“強磁場”、優化服務“軟環境”。

從鹽城的碧海藍天到南通的江海交匯,從揚州的煙花三月到泰州的銀杏飄香,再到此次宿遷的綠水青山……活動足跡遍佈江蘇大地,以人才服務爲靈韻之筆,產業孵化爲醇厚之墨,項目落地爲廣闊畫布,招才引智爲靈動之魂,一筆一劃勾勒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圖景。

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相關領導表示,將繼續發揮橋樑與紐帶作用,讓更多城市與滬上人才“雙向奔赴”,將人才匯聚的勢能轉化爲創新發展的強勁動能,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也將以“滬上菁英江蘇行”活動爲契機,深化與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的交流合作,共促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共繪新時代萬里長江壯麗畫卷。

來源: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