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現野生江豚羣!禁漁成效顯著,但20多年未見的魚,仍沒出現

好消息!長江發現了野生江豚羣,這意味着我國長江生態系統真的是越來越好了,長江保護成效十分顯著。

當然,這一次發現的江豚羣是在4.5時段,在長江安慶段發現的野生江豚羣。

那我國長江保護下來,到底有什麼變化了呢?下面就詳細來看看,首先來說明一下江豚的問題。

好消息!長江發現野生江豚羣

沒錯,江豚是我國長江之中稀缺性物種羣,但曾經由於對長江的破壞,其長江江豚也是面臨到了滅絕的局面。

當然,不僅是江豚,其他很多生物種羣都是如此,根據長江的魚類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一直呈現出了直線下降:

所以,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如果我國不進行長江的保護,可能最終真的就是“無魚”的狀態,也就是因爲這樣,我國開啓了長江十年禁漁的策略。

而從實際性的情況來看,的確我國長江生物種羣也出現了恢復,也看到生物種羣的增長,而長江江豚就是其中的一種。

江豚俗名江豬、河豬、海豬、海和尚,是分佈在我國長江流域的生物種羣之一,其具有體形較小,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吻較短闊,牙齒短小等特點,其實外表也有點像不少人說的海豚。

所以,這一次能夠看到長江野生江豚羣,說明了生態變化持續向好。

而根據報告來看,這一次是在安慶市望江縣望東長江大橋至雷池鎮蓮花洲村水域,江豚愛好者、攝影師沈凡拍攝到三五成羣的野生江豚在水中覓食、嬉戲。

並且同時表示,這幾天自己每次去都能拍攝到江豚,有時一兩頭,多時有四五頭,說明這片水域已經是它們固定的捕食區域了,所以,這是絕對性的好事情。

而且從實際性情況來看,其長江安慶段江豚種羣數量上升到180頭至200頭,成爲安慶的“生態名片”,也是說明了江豚的一個變化過程。

當然,我國水科院也在4月發佈了關於長江江豚的整體結果,其數據顯示,長江干流和鄱陽湖、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由禁漁前最差的“無魚”提升了兩個等級。

2022年標誌性物種長江江豚的種羣數量達到1249頭,比2017年普查時增加了237頭,實現歷史性止跌回升,長江刀魚溯河洄游至洞庭湖,已到了歷史最遠的分佈水域。

所以,江豚的足跡是越來越大了,出現的概率也在大大提升了,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長江保護成效顯著,但還有更多需要恢復

沒錯,雖然看到江豚等生物種羣恢復非常好,並且大規模的魚羣也在出現。

比如:安徽池州市黃湓大橋黃湓閘下,魚羣翻騰,甚至還因爲水中的魚兒太多,導致江水都被“染黑”了——魚兒黑壓壓一片,這是相當罕見的,當地村民表示:在長江邊上生活60多年了,從未見過這麼多魚,真的是60年一遇了。

長江萬州段肉眼可見大量魚羣,這些魚兒長約10至30釐米等,這都是其保護成效。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稀缺魚類還是存在不足,按照農業部的消息指出,雖然長江禁漁成效非常顯著,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仍處於“較差”等級。中華鱘仍極度瀕危,白鱀豚已經功能性滅絕,鰣魚20多年沒有見到——看到沒?20多年未見的魚,仍沒出現。

同時,儘管禁漁三年新增監測到15種魚類,但歷史上曾在長江分佈的443種魚類中,還有120種沒被監測到。

同時,長江漁業資源水平仍較低,禁漁後“四大家魚”的卵苗資源量是禁漁前的4.5倍,但也僅佔歷史最好水平的30.5%。總的魚類資源量比禁漁前上升了25.6%,但僅佔歷史最高資源量的36.8%。

所以,這其實也回答了部分說,我國的長江魚羣已經氾濫了,應該開放了等等。

完全是“想多了”,我國長江區域雖然已經看到有所恢復,但還沒有達到正常的狀態,而且農業農村部部長表態長江禁漁,也說明了——十年以內再也不要找各種理由想“開禁”了。

10年內不會“開禁”,會永久性禁止嗎?

對於更加長遠的時間來說,的確我國長江的保護還是有必要的,其實不少人說,應該科學合理的開放,這裡我只能說,真的一旦開放了,那可能在一年之中就全部回到解放前。

所以,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是不應該開放的。

只有持續性的保護,長江纔可能變得更加地好,不然只會變得越來越差,這就是趨勢,但釣魚我國是允許的一樣,按照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4月的發佈會上說了這樣一段話:

“像長江口幾千平方公里的水面,非常廣大、非常複雜,我去年到那兒做了一次調研,看了監控系統,有一個人在那兒釣魚,這邊呼叫讓漁政船過去,查了以後確實是一竿一線一鉤。

當時我們在視頻上看得很清楚,這種就是合法的,看了以後心裡踏實多了。

看到沒?這一句話算是說明了其實可以進行釣魚,但是不能違規行釣魚,所以,不少人說能不能釣魚,其實農業部部長這一句話是明確說明了的。

只不過可能部分領域也不能釣魚,以至於有人可能說,自己被管理了,如果不是這樣,那可能就是你在釣魚的時候,有什麼違規的事情,所以,長江禁漁之下,是可以釣魚。

當然,這裡也需要說明的是,禁漁是禁漁,釣魚是釣魚,大家也要分開。

同時,增強對長江的保護才行,畢竟保護了長江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只有長江的生態系統變得更好,那麼人類生存區域也纔會更好,面對全球的生物種羣急劇減少之下,這樣做也是有必要的,也期待其他國家可以一起實施對生物種羣的保護,讓整個地球的生物種羣變得更加穩定,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