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不斷拓展“車路雲一體化”規模應用加速落地

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慄翹楚)6月18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主辦,由北京亦莊智能城市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協辦的第十一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 2024)在京開幕。

年會以“邁向車路雲一體化規模應用新階段”爲主題,圍繞車路雲一體化、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安全與測試等話題設置了多層次、多角度、多級別的主論壇、專題論壇等27場會議活動,200餘位產業界、科技界高層嘉賓發表演講,同期20餘家企業參與展覽展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致辭時表示,當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勢頭強勁,總體處於全球並跑水平,在產業應用、關鍵技術、測試示範等方面進展顯著,已經實現輔助駕駛大規模應用,高等級自動駕駛、車路雲一體化正處於小範圍測試驗證轉入規模化應用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性機遇,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頂層謀劃和工作協同,堅持車路雲一體化發展戰略,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政策法規與標準供給,深化推進試點示範,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合作,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致辭時爲產業發展提出如下三點建議:一是加強需求導向與目標牽引,抓緊時機,找準典型應用場景切入口,合理制定長遠和階段性目標,大力推進自動駕駛技術和智慧交通技術的協調,聚焦痛點,有效提升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助力出行更加安全與高效;二是積極探索規模化應用商業閉環,努力追求符合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找到合理且共贏的路徑,探索形成合適且清晰的商業模式,邁向可持續發展;三是推進系統協同,統籌謀劃,構建車輛與智慧公路基礎設施、其他支撐要素的一體化發展體系,打通底層架構,構建融通互聯,支撐各應用生態的數字底座,實現融合創新發展。

據統計,2024年1至5月乘用車L2級滲透率突破50%,網聯化技術加速滲透,全國共建設17個國家級測試示範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16個“雙智”試點城市,開放測試示範道路32000多公里,發放測試示範牌照超過7700張,測試里程超過1.2億公里,各地智能化路側單元RSU部署超過8700套,多地開展雲控基礎平臺建設。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駿致辭時建議,單車智能與車路雲一體化技術路線融合發展至關重要,車路雲一體化能夠提供超視距感知和複雜場景協同決策的優勢,彌補單車的侷限性,拓展自動駕駛的運行設計域(ODD)。他建議,要發揮五部委“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的示範作用,加快大規模、多場景的示範應用,制定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融合標準體系。同時李駿院士強調,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商品化和產業化的根本保證,建議從政府監管、行業平臺和技術研究三方面統籌推進,政府監管層面制定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認證的標準和監管規範;行業平臺制定統一的標準,聚焦跨領域的協同合作;技術研究方面,推動預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運行安全融合一體化發展,實現智能網聯汽車全生命週期安全。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會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做主旨報告時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正在成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方向,車路雲一體化發展路徑是技術演進的必然趨勢,也已經成爲全球政府、產業界的發展共識,各國加快推進技術攻關與基礎設施建設,全球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路徑日益清晰。同時,李克強院士針對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提出5條發展建議:一是應用驅動,商業可行;二是架構指引,協同設計;三是分層解耦,跨域共用;四是發揮優勢,突破瓶頸;五是技術嚴謹,標準先行。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北京郵電大學-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聯通智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網聯機器通信”聯合實驗室成立揭牌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發表寄語,表示實驗室將爲面向車路雲一體化的智能機器通信領域相關技術研究和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