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榮登去年載客王 臺灣虎航稱霸廉航

長榮航空。記者季相儒/攝影

疫後航空、觀光業明顯復甦,根據交通部民航局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國際航線客運量恢復至疫情前的68.2%,總載客人次4,089.3萬,60家飛航臺灣的航空公司中,長榮(2618)以1,136.6萬餘人次榮登載客王,也是唯一一家載客量破千萬業者。

26家廉價航空載客量近千萬人次,佔總載客量的22.5%,臺灣虎航載客量達220.2萬人次,稱霸廉航。

民航局統計顯示,2019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5,991.6萬人次,爲歷年最高,2020至2022年疫情爆發,旅客量銳減,2022年10月13日解除邊境管制後,旅客量穩定迴流,去年爲疫後解封第一年,客運量明顯增加,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4,089.3萬人次,爲疫情前2019年的68.2%。

由於國人出國喜愛搭乘國籍航空,加上去年到桃機轉機旅客量多達625.5萬餘人次,創歷史新高,所以去年四家國籍航空載客表現均相當亮眼,其中長榮載客量最高,其次是華航947.4萬餘人次,兩大航佔了總載客量約一半,成立後第一年獲利的星宇航空,載客量有352.4萬餘人,居各航第三,排名第四爲臺灣虎航的220.2萬人次,第五是國泰航空有195.4萬人次。

疫後致機場和航空公司人力短缺,班次無法增加太多,且員工薪資普遍調高及全球通貨膨脹,機票較疫情前普遍上漲三至四成,連續假期甚至上漲一至1.5倍,相對票價便宜的廉價航空,也是國人出國首選之一,總計包括臺灣唯一一家廉航臺灣虎航,去年有26家廉航飛航臺灣,總載客量達999.3萬餘人次。

各家廉航中,臺灣虎航載客量稱霸市場,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的酷航,有125.3萬人次,第三爲日本的樂桃航空,有92.9萬人次,香港快運航空和越南越捷航空,載客量有74.7萬和72.8萬,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五。

民航局指出,參考全球航空業復甦軌跡,運量恢復多呈初期加速之後趨緩現象,預期今年航空產業復甦將進入穩定發展期。

2023年航空客運載客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