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適 恐是大腦及情緒作祟

根據國際知名研究腸胃疾病的羅馬基金會最新標準,功能性腸胃問題,被重新定義爲「腸腦互動異常」,也就是腸腦軸雙向失調。腸腦軸是連接腸道與大腦的訊息傳遞通路,大量研究證實,腸胃健康與心理狀態、情緒及神經系統有關,腸胃不適可能來自於腸道、大腦間的互動失衡。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說明,常見功能性腸胃障礙,包括腸胃蠕動異常引起腹痛、腸道對刺激反應更敏感、腸道內壁黏膜損傷、防禦力及免疫系統失衡,或腸道益菌減少、菌羣結構被破壞,以及壓力過大導致大腦訊息處理異常,加劇腸道不適。

鄭乃源表示,診斷腸胃問題,需要更精細的技術,可以透過「腸胃功能醫學檢查」進行更針對性的檢測和治療。傳統的腸胃檢查方法,包括腸胃鏡、影像學檢查,主要用於發現結構性問題,如腸道息肉、潰瘍、腫瘤等,但較難檢測功能性腸胃障礙。

腸胃功能醫學檢查,則專注於腸胃的運作和功能,比傳統檢查更深入,分析腸道菌羣、血液、尿液等生物標誌物及免疫反應,替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提供更精確的診斷,也帶來更多元有效的診療方式。

鄭乃源指出,針對腸道菌羣失衡,補充益生菌、益生元已被證實有效,且有助改善腸腦互動,飲食調整也能顯著提升腸道健康,增強免疫系統與情緒健康。他提醒,經常腸胃不適患者,可以諮詢專業醫療機構,根據個人需求量身訂製檢查方案,進行腸胃功能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