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運動+節食卻沒瘦 10個原因影響減肥效果

本站體育11月12日報道:

運動+節食是目前公認的最有效最健康的減肥方式。不過,有些跑者採取了這種方式之後,依然看不到減肥效果。那麼,有哪些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呢?

確實在瘦只是速度很慢

很多人覺得一個月瘦10斤纔算是減肥成功。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即使每週只瘦半斤,一年也能瘦26斤之多。只要堅持正確的減肥方法,肯定能瘦下來,只是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

沒有喝足量的水

燃燒脂肪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如果身體經常缺水,會影響到脂肪的燃燒,也就會影響減肥效果。白天要頻繁的補水,每一次喝水量不大,但次數要多,時刻保證身體水分充足。

睡眠不足

有些人認爲睡的多會導致身體變胖,其實不然。當睡眠少於7小時的時候,人體的新陳代謝速率就會下降,影響減肥效果。有一項研究發現,同一個人,每天只睡5.5個小時的話,比睡8.5個小時燃燒的熱量少了400卡路里。

藥物影響

像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和抑鬱症的藥物,不僅會減慢減肥速度,還可能會導致體重反彈。當需要減肥的時候,可以諮詢醫生,開一些替代藥物。如果實在不行,堅持低碳水低熱量的飲食也是可以的。

放縱自己的飲食

有些減肥的人,平時嚴格節食,感到體重在下降,而到了週末就放縱自己,外出聚會,不健康的食物隨意吃。平時五天的節食,抵不上兩天的放縱,減肥自然無從談起。

身體適應了運動強度

身體對運動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如果長時間保持運動強度不變化,身體就不會感到被挑戰,也就起不到鍛鍊效果了。以跑步爲例,跑者要不斷的延長跑步距離,增強訓練難度,還要經常進行力量訓練,交叉訓練等,時刻讓身體處在挑戰狀態。

運動優先於營養

很多人都會認爲只要不斷的加大運動量,一定會減肥成功。實際上,對於減肥的貢獻,營養佔據了75-80%,運動只貢獻了20-25%的力量。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正確的營養比運動更重要。

蛋白質攝入不足

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而對於運動減肥的人來說,需要更多量的蛋白質。一方面能保持長久的飽腹感,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另一方面促進身體恢復,加速新陳代謝,更快的排出體內廢物。蛋白質不能一次性攝足,需要均分的分佈在每頓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