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人球 基隆身障婦人 被迫安置彰化

基隆市議員許睿慈指出,有1名戶籍在基隆的婦人因無法有適合的機構安置,被轉介至彰化,形同「長照人球」,還受到暴力對待。對此市府迴應,已積極盤點各項服務資源與問題,並多次召開專案會議檢討,希望在2年內優化基隆長照服務體系。(許睿慈辦公室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人口高齡化情形嚴重,基隆市政府社會處預測,今年將達到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社會」,平均5人就有1人65歲以上。基隆長照機構嚴重不足,5月還有1名身障婦人搶不到名額,須遠赴彰化安置,形同「長照人球」。市府迴應,已盤點問題與擬定策略,希望2年內優化基隆長照服務體系。

長期關注長照問題,本身是「基隆市高齡社會暨婦幼關懷協會」理事長的市議員許睿慈表示,該個案住在基隆祥豐街,卻因不符長照機構65歲以上優先入住的標準,形成必須離鄉背井安置於彰化,變成「長照人球」,也不符在地照護的精神。

許睿慈表示,基隆現行的長照機構可分爲「身障機構」、「安養機構」、「養護機構」、「長期照護型機構」、「護理之家」以及「住宿式長照機構」,6種機構各有不同適應的類型以及入住標準。

本案長者有身障但沒有插管,原可選擇「身障機構」安置,但基隆地區牀位已滿,而「安養機構」又因爲沒有政府的補助而無法負擔;最佳選擇是「住宿式長照機構」,但是基隆僅有1家,收容人數雖然覈定27牀,但實際上僅開放10人,沒搶到名額只好轉介外縣市安置。

據瞭解,像這樣的「長照人球」絕非個案,其中還因家屬無法常探視等因素,甚至長輩聲稱在外縣市的機構受到暴力對待,也難以反映問題。基隆長者只會愈來愈多,恐將是市府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對此市府迴應,基隆長照與身障機構與量能確實不足,所以市長謝國樑上任後也聘請照護專業的張賢政醫師擔任衛生局長,以及身障專業的前立委楊玉欣擔任社會處長來解決問題。

社會處迴應,基隆的長照歷年各項考覈指標幾乎都在全國倒數3名之內,因此新市府團隊已積極盤點問題,從長照特約單位的簽約數、照服員的數量、長照項目涵蓋率,以及行政服務效率等,均須進行體質改善。至於是否成立專責長照單位,正在研議中,務必讓基隆能成爲安心終老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