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額死亡率難下降 陳秀熙:應重視癌症、慢性病患照護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本報資料照)

我國前一波新冠疫情嚴峻,今年以來已累積7408人死亡,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超額死亡,推估6月份的超額死亡率爲43%,呼籲政府防疫不應再以新冠疫情爲主軸,必須重視癌症與慢性病患的照護,否則將難以降低超額死亡率。

陳秀熙表示,新冠疫情延燒兩年半,耽誤到不少年長者、癌症、慢性病患的照護,推估我國6月的超額死亡率爲43%,比5月的18%高出不少,依照疫情發展,7月可能還會有28%的超額死亡率,到了8月估計會降至22%。

陳秀熙進一步指出,6月份的超額死亡率,其中有63%是因新冠致死,另有37%爲無法得到醫療照護的間接死亡,呼籲政府重視一般病患的照護,防疫之餘也要關注癌症與慢性病患的照護需求,若醫療量能持續緊縮、人力短缺,超額死亡率就難以下降。

至於國內疫情下一波流行,陳秀熙預估緩降趨勢應能維持到8月底,屆時新增個案數可能低於萬例,不過國際間觀察到BA.4/5平均約26天可從1%成長至20%,從20%成長至40%約需11天,且每增加10%,感染率就增加4%,因此當我國BA.4/5佔比達55%,每日個案數就會回升至3.5萬至4萬。

不過陳秀熙認爲,臺灣追加劑接種率高,死亡率應不至於快速增長,但爲避免BA.4/5對敏感族羣的侵襲,應下修第四劑的接種年齡至50歲,「這也是臺灣可能要做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