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三萬人施工,12天建成的雷神山醫院,停用4年後如今荒廢了嗎?

新冠疫情時期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一段不願意提起的傷感回憶。

許多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不得不住進醫院,許多城市也處在靜默中靜靜的等待着疫情的好轉。

同樣就在這時仍有一批逆行的醫務工作者和建築工人,爲了控制疫情不再繼續蔓延,並且給予那些感染者及時的救治,而投入到醫療和建設當中。

雷神山醫院就是由這些建築工作者們用時12天神速建設而成,他們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

今日新冠疫情早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們的生活又恢復了往日的和諧與安定。

那麼曾經爲新冠疫情特意建設的雷神山醫院,在停用了四年之後如今又怎麼樣了呢?

一、雷神山醫院的建設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了整個中國,而其中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城市當屬湖北武漢。

當時感染人數不斷上升,給武漢的醫療系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而如果武漢的醫療系統一旦崩潰,那麼不光武漢的疫情難以控制,更有許多其他疾病的患者無法得到有效的救治。

在這危急之際,如何將感染者集中起來進行有效的救治並且防止病毒進一步的進行擴散,成爲了眼下的當務之急。

此時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專家想起了當年抗擊非典時構建的“小湯山醫院”,這是當時建設的集中收治感染患者的醫院。

小湯山醫院對於抗擊非典疫情的成功經驗讓專家們意識到,建設能夠集中收治感染患者的醫院能夠有效的控制疫情,扭轉病患收治的被動局面。

因此相關部門迅速做出決定,在武漢建立一所能夠收治一千名新冠患者的醫院,即火神山醫院。

然而,疫情擴散的速度超乎了人們的預料。

1月25日,相關部門決定除火神山醫院外半個月之內,再建設一座能收治1300多名患者的“小湯山”——雷神山醫院。

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可以稱得上是時間緊、任務重。

據負責建設的中建三局領導表示,當負責施工的工人1月23日進場進行基礎施工的時候,雷神山醫院的構造圖紙還在爭分奪秒的進行着緊張的設計。

而他們面臨的困境還不止這些,當時正值春節,很多工人都回到了老家與親人團聚。

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工人投入建設,如何在短時間內集合這麼多的工人?

負責建設的中建三局先是緊急調集了正在武漢工作的1400多名工人馳援雷神山醫院的建設,確保工程能夠準時開展。

之後他們又廣發“英雄帖”,通過周邊的勞務公司招募工人。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許多正在與家人團聚的工人聽到要建設雷神山醫院,抗擊疫情,他們便主動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馳奔工地進行援助。

來自武漢周邊城市、鄉村的一輛輛大巴車載着一批批近4萬名工人來到工地,投入到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去。

這些工人、設計師以及管理人員24小時的輪班作業,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雖然困難重重,但還是在他們的努力拼搏之下飛速的建設。

經過不停奮戰,雷神山醫院在2020年2月6日完工驗收並逐步移交。

2020年2月8日,雷神山醫院開始投入使用,並且在當日的晚上8點接收了第一批患者。

雷神山醫院爲武漢的疫情防治以及患者的治療開始,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雷神山醫院的使用

雷神山醫院的佔地面積總計約8萬平方米,其中分成醫療隔離區、醫護人員生活區、綜合後勤區三個分區。

其中作爲主要部分的醫療隔離區不設門診,只接收確診的新冠患者。

其牀位由最初設計的1300張擴至1600張,分32個病區。

同時還配有一個手術室以及其他配套的CT、影像等措施,用以保證新冠患者的生命健康。

雷神山醫院投入使用後,又將面臨着嚴峻的抗疫形勢。

武漢的疫情擴散速度不斷增快,當時湖北省的感染累積人數已經接近三萬,而武漢作爲當時全國抗疫的核心所在,其承受的壓力更是沉重。

而雷神山醫院則在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的支持下,收治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冠患者。

2020年2月8日,雷神山醫院接收了首批患者;2月13日,雷神山醫院接收了第二批患者。

並且在當月18日,雷神山醫院的第一位治癒患者出院,這也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希望,同時也是對這些日夜兼程的醫護工作者們的最好的獎賞。

在武漢的疫情中,雷神山醫院累積收治了許多批病人,爲緩解武漢疫情壓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來自遼寧、廣東、山西、上海等地的醫療工作者的努力之下,雷神山醫院在武漢疫情期間累積收治了2000多名患者,其中包括了將近900名重症患者,179名危重症患者。

2020年的3月25日,雷神山醫院的首個病區患者完成“清零”。

這也標誌着武漢的首場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勝利的曙光已經出現。

2020年4月14日,雷神山醫院完成清零;15日雷神山醫院完成了它的光榮使命,正式休艙。

三、雷神山醫院停用之後

在送別了最後一批患者和前來支援的醫護工作者後,原本熱鬧的雷神山醫院漸漸冷清。

只有一幅幅畫在醫院牆壁上的塗鴉留了下來,這些塗鴉也記錄了那段萬衆一心的抗疫歷史,意義非凡。

如今,雷神山醫院已經停用了將近4年之久,而那些塗鴉依然留存在牆壁之上。

據介紹,這些畫作未來將會交由當地的博物館收藏,讓更多的人欣賞到,記住那段全民抗疫的歷史。

隨着疫情漸漸得到了控制,而雷神山醫院則仍然空置在江夏區的空地上。

很多人可能都會好奇,爲什麼疫情過去了這麼久,雷神山醫院還沒有拆除呢?

這是因爲在之前的疫情雖然漸漸得到控制,但始終還是有反覆的趨勢。

而一旦疫情再一次惡化的話,雷神山醫院又能迅速啓用,再次起到集中收診患者的作用。

因此,雷神山醫院在這麼長的時間一直沒有拆除的原因也正是要防患於未然,警惕疫情的下一次衝擊。

而如今全球新冠疫情已經漸漸平息下來,我們基本可以不必再擔心疫情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以及正常生活帶來影響。

那麼在之後的日子裡,雷神山醫院將會如何處理,它會被拆除嗎?

據瞭解,在武漢疫情期間建造的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後續都不會被拆除。

而雷神山醫院未來的命運,我們似乎可以借鑑北京的小湯山醫院。

爲非典而建造的小湯山醫院在非典結束後,於2010年拆除了非典病房,而剩餘部分則被改造成了小湯山康復醫院。

並且在本次的新冠疫情期間,小湯山也再次扮演了方艙醫院的角色。

雷神山醫院的未來也可以參考小湯山醫院的建設,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的結合武漢當地的形勢,將雷神山醫院改造成別的類型的相關醫院或療養院。

同時由於雷神山醫院曾經有過集中收治患者的經驗,在未來面對類似的突發狀況時,雷神山醫院也能快速的作出反應,再次發揮出過去的作用。

結語

用時十三天建成的雷神山醫院,不單單是一個建築上的奇蹟,它更是體現了我們的綜合國力與民族精神。

如果沒有超強的實力作爲支撐,我們也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設計和建設。

而所有參與建設、救治的工人和醫護工作者們,更是身體踐行的向我們展現出來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奉獻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勇氣。

相信憑藉着這種精神和魄力,我們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