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武器開發只排「老三」! 美軍砸270億追中、俄

解放軍DF-ZF音速滑翔飛行器CG圖。(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在中、俄高超音速武器開發趨近成熟之際,美國總算下定決心急起直追。五角大廈近日與軍火大廠洛馬丁簽訂一份價值高達9.28億美元(約臺幣276億元)的合約,進行一項名爲「超音速常規打擊武器」(HCSW)的計劃目的是要開發出擁有五倍以上音速的飛彈武器。

據CNBC報導,這項HCSW計劃計劃在4月時首度曝光,目前只進行到第一階段,未來還將通過設計、飛行測試、初期生產項目,才能初步部署有作戰能力系統。洛馬空軍戰略計劃副總裁史奈德(John Snyder)表示,「簽訂合約只是計劃的第一步,我們的目標是快速開發HCSW系統,並將它投入使用。」

▼《央視》曝光風-ZF的測試模型。(圖/翻攝自央視)

洛馬聲明指出,由於計劃的高機密性,他們無權透露更多資訊或是接受更多進一步採訪。報導表示,這項計劃主要會在阿拉巴馬州的亨茨維爾(Huntsville)進行,當地因爲是美國火箭計劃的誕生地,所以被稱作爲「火箭城」。

據瞭解,高超音速武器是一種以5馬赫或更高速度行進的導彈,至少比聲速快5倍,這意味着超音速武器每秒可以行進約1英里時速5760公里)。作爲參考,商用客機飛行速度剛好在1馬赫以下,而現代戰鬥機最快則是能以2馬赫或3馬赫進行超音速飛行。

至於中、俄的高超音速開發,中方最爲人知的是「東風-17」超音速飛彈,大陸去年年底時曾二度進行試射,並搭載高超英速滑翔載具(HGV)。有分析稱,東風-17可達10倍音速,這代表它可以在1小時內打擊美國任何地方,而且最快可能在2020年就可以初步列裝。

俄方則是傳出已經開始量產的超音速導彈RS-26「先鋒」。有軍事專家指出,先鋒導彈在大氣層內的飛行速度高達20馬赫,這將讓美國反導系統完全來不及反應,堪稱可以突破世界上任何防空系統。它也是普丁之前在國情諮文中提到的兩款超高音速武器之一,另外一款則爲由戰機發射的「匕首」(Kinzhal)導彈。

普丁在演說中指出,透過20倍音速的高速飛行,先鋒導彈能夠躲避間諜衛星的追蹤,還有敵方的反制手段。據《紐時》報導,這種武器透過普通火箭上飛入太空,然後在大氣中自主導航,藉此它可以躲避反導系統的防禦,並進一步並縮短或消除敵方的預警時間

▼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