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蘋果!微軟市值登頂憑什麼?

當地時間1月12日美股收盤,微軟股價上漲1%,市值達到2.887萬億美元,超越蘋果,成爲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有望成爲下一個挺進“3萬億美元俱樂部”的美國科技公司。

微軟週四還在舊金山舉辦了一場人工智能活動,向市場傳遞出積極的信號,分析師爲微軟的人工智能產品發展勢頭投上贊成票。

2023年,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了瘋狂押注,其中最成功的投資是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背後的OpenAI公司100億美元的支持。儘管後者在去年年底發生了人事鬧劇,但這沒有影響市場對OpenAI的信心。

市場預計OpenAI在今年第一季度有望獲得一輪新的融資,這也將使該公司的估值突破1000億美元。

科技公司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正在催生雲計算巨頭公司業務的激增,微軟是最大的贏家之一。去年每次發佈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產品消息後,微軟的股價都應聲大漲。2023年,該公司累計漲幅近60%。

微軟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Amy Hood)和微軟首席技術官凱文·斯科特(Kevin Scott)此前強調,巨大的客戶需求推動了微軟下一代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快速增長,並將其定位爲該公司迄今爲止增長最快的百億美元級別的業務。

微軟雲的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客戶用於開發AI應用程序的工具和服務,即利用Azure OpenAI API和Azure基礎設施,二是AI功能的集成,即將生成式AI的能力融入到每個微軟雲解決方案中。

人工智能已經貫穿了微軟業務的方方面面,微軟一直在努力將OpenAI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其生產工具。2023年,微軟面向企業推出了Azure Open AI雲服務;推出了首個集成人工智能支持的Windows Copilot的PC平臺,與聊天大模型Bing Chat和第三方插件一起使用,用戶可以完成複雜的項目和協作;微軟最近還宣佈了新的Microsoft 365人工智能訂閱服務。

在微軟最新一季度財報中,該公司關鍵的雲業務貢獻了超過40%的收入,達到243億美元,成爲該公司業務增長的最大驅動力。這得益於該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持續投入。有市場分析預計,微軟2023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總額有望達到創紀錄的440億美元。

一邊是一馬當先的OpenAI的支持者,另一邊微軟還在利用其強大的合作網絡開拓新業務。去年,Meta公司發佈了其首個開源人工智能模型Llama的商業版本 Llama 2,Llama 2也通過微軟雲Azure分發,並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運行。

一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這波的人工智能浪潮中,微軟應該算是絕對的贏家了。”

不過,隨着各國政府加強對人工智能的監管,微軟未來也會面臨挑戰。此外,歐盟、英國和美國正計劃對微軟投資OpenAI啓動反壟斷調查,以搞清這起投資背後的商業邏輯是否涉及壟斷,並可能要求微軟與OpenAI進行切割。

作爲OpenAI的共同發起人之一,特斯拉CEO馬斯克一直對微軟控制下的OpenAI耿耿於懷,他認爲,微軟將OpenAI閉源違背了該公司成立的初心。如今監管機構盯上微軟,也成爲市場的潛在不確定風險。

針對兩者的關係,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此前對外迴應稱,微軟與OpenAI的合作促進了更多的人工智能創新和競爭,而其在OpenAI理事會的新觀察員身份是兩家公司之間的唯一關聯。微軟並不擁有OpenAI的任何股份,而只是有權分享利潤。

今年1月,微軟副總裁迪·坦普爾頓(Dee Templeton)作爲無投票權的觀察員加入OpenAI的新理事會。坦普爾頓能夠代表微軟參加OpenAI的理事會會議並獲取關鍵信息,但在OpenAI的選舉等重大事項上不具備投票權。儘管如此,業內仍然認爲,微軟對OpenAI的潛在影響無法忽視。

值班編輯: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