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腦傷成憂鬱婦 接受這療程讓她「變回好媽媽」

張姓少婦因車禍後出現憂鬱失眠等問題,光田綜合醫院楊鈞百主任以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改善憂鬱等症狀。(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張姓少婦車禍後出現大小眼症狀。(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張姓少婦經rTMS治療後,大小眼狀況已改善。(光田綜合醫院提供)

臺中市29歲張姓已婚少婦,去年9月發生車禍頭部遭撞擊,醫生檢查後告訴她腦部一切正常,數日後卻出現頭痛、失眠等症狀且憂鬱不堪,光田醫院發現她有輕微蜘蛛膜下腔出血,且因動眼神經異常造成大小眼,並出現「腦震盪後症候羣」,在進行「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後,張婦告別大小眼,並不須再靠安眠藥入睡了。

張姓少婦育有二名小孩,去年9月發生車禍致頭部受到撞擊,她意識不清被送往鄰近醫院,在做完腦部X光以及斷層掃描後,醫生告訴她腦部一切正常,張婦便回家休養。

數天後,張婦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等症狀且難以入睡,即使吃到三顆安眠藥也不見得能安眠;性格變得容易焦慮、暴躁、恍神、注意力不集中、判斷力及記憶力減退,且開始出現憂鬱症狀,車禍後的她像是變成另一個人。

光田綜合醫院外科院長陳子勇診斷後發現患者有輕微蜘蛛膜下腔出血,且因動眼神經異常造成大小眼,並出現「腦震盪後症候羣」(Post-concussion syndrome)。由於當時張婦出現憂鬱等身心症狀超過二週,故轉至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接手持續治療。

楊鈞百選擇用「重複性經顱磁刺激術」(以下簡稱rTMS)來改善憂鬱等症狀。他說,「腦震盪後症候羣」病患不見得會有肢體無力或語言上的問題,但卻可能出現以下三大症狀,包括「身體」不適症狀︰如頭暈、頭痛、耳鳴、失眠、平衡感下降、容易疲倦。「認知」功能下降︰如恍神、注意力變差、 判斷力及記憶力減退等。「情緒」不穩症狀︰如焦慮、易怒、憂鬱、性格改變等。這三大症狀有時會持續數月至數年,影響工作與人際關係,讓病患不勝其擾。

楊鈞百表示,rTMS是以神經科學原理,利用磁波改變大腦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進而活化或調節大腦皮質活性,使受傷或失調的神經細胞恢復正常機能,它能幫藥物治療效果有限的身心疾病患者,例如憂鬱症,提供更優質的效果。

楊鈞百進一步指出,rTMS安全性高、療程時間短且無侵入性,副作用也較少。一般來說其療程以每週5次,每次治療建議時間約20-40分鐘,10次爲一個療程。「基本上我們會看患者受傷的狀況來決定,有些狀況較差的,可能就要做二到三個療程,纔會逐漸改善。」

張婦做到第一個療程的第五次時,症狀即獲得改善。她分享,剛做完的前三天,已經可以在不依賴安眠藥的狀況下好好睡一覺,讓腦部好好放鬆休息,且大小眼症狀改善了,頭暈、頭痛跟惱人的耳鳴緩解不少,暴躁、焦慮、心情低下的問題也好了很多。她笑稱做完rTMS回家,孩子說她「變成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