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公會:貨物稅改革優於關稅

車輛公會表示,一直以來汽車稅負擔過重備受討論,但若調降整車進口關稅稅率將連動零組件關稅大幅調降,進口取代國產,影響國內產業關聯甚大,政府必須慎重權衡得失。

公會指出,目前臺灣準備加入CPTPP,未來加入後將依照CPTPP談判的期程降關稅;另考量現在車輛產業正在從油轉電的轉型發展中,國產車廠電動車轉型到一半,貿然將進口車關稅降低並不妥。如果進口車關稅降爲零,不但政府減少稅收,更將直間接造成汽車產業超過30萬相關從業人員失業問題。各國關稅政策依各國對該行業之重視程度、整體國家稅收及關貿關係而有差異。

相較直接調降關稅,公會建議未來發展油電車、電動車或氫能車等,後續如何跟貨物稅條例結合的機會較高,例如淨零碳排,包括前面所提各項新能源車、也包含生產中的過程減碳、整車或零組件運送的過程等,政府都可透過貨物稅優惠或減免方式推行,更有效鼓勵民衆或企業選購。

目前臺灣車輛相關稅制,包含整車進口關稅稅率17.5%、國產車使用進口零件須負擔10%到17.5%的關稅;國產、進口車依照引擎排氣量不同要課25%到30%的貨物稅;另外還有5%營業稅,超過300萬元的高價車得再課徵10%特種貨物稅(奢侈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