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樂融/《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別拿自己缺憾轉嫁他人

文/陳樂融

電影論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當然是流暢的寶萊塢成熟作品,多數人也看得熱血沸騰,但我在開演半小時看到父女訓練過程,就煩惱叢生

▲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劇照

不管是威權父親造成家庭失和,還是從剪掉頭髮那一刻妨礙小女生僅剩的性別認同,那種「把女兒當兒子養」的偏執、偏見,完全不顧當事人感受以及青春期還難以承受消化的巨大同儕壓力,也許改編成勵志故事大衆會喝采。但我不。

這是看到人家成爲世界冠軍,如果沒有呢,如果他們拚搏了十幾年失敗了,沒有冠軍女兒也沒有冠軍教頭老爹世人怎麼看?「雖千萬人吾往矣」通常是成爲了贏家,而不是被打趴的無名小卒,大家才佩服啊。

如果非但沒有成功,還弄到女兒恨父親、恨無法阻攔丈夫的母親,甚至恨自己,既沒有親情也失了愛情,直接破壞本來平凡但輕鬆、甚至有別種發展可能的一生?

那時候,哪有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哪有這麼多喝采。

▲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劇照

片中主角當然很幸運、很強,但說這故事能「打破僵化的性別刻板傳統」,笑笑就好,不是讓某幾個特殊女性去做男性一樣的事就是打破性別界線(這反而是落入僵化);男尊女卑印度(乃至全球多數)社會,也不會因一兩個女性傳奇徹底翻轉,在這種社會共謀中,還是會有許多印度青少女一個接一個嫁給不欣賞的男人與鍋碗瓢盆。

正如我們四周,也會有嬌滴滴的女生和雄糾糾的男生覺得本片好看,但在看戲之前之後,一樣存在女生嚴守女性傳統魅力而男生忍不住將對方物化兩極模式

而且,我討厭任何爲了圓自己的夢(而不是洞悉兒女天賦潛力)便以高壓手段驅策他們的家庭霸凌。要鐵血,要圖強筋骨勇健又日夜燃着復仇之火的爸爸爲何不自己再戰摔角國手、去爲國爭光?昔日全國冠軍大叔終於「重返榮耀」,不跟老去的洛基系列一樣「感人」?

▲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劇照

那段要嫁作人婦好友跟兩個女孩說:「我希望上帝給我這樣一個父親,至少他是關心你們,希望你們有自己的未來與人生。」簡直感覺是男性沙文主義洗腦大成功。

不管是逼小孩小提琴、摔角或上某明星高中,我的態度都一樣,那就是,活着已經不易,誰都別拿自己的缺憾轉嫁他人,也別輕易拿「我都是關心你、爲你好」當口號。多數爸媽不妨捫心自問,到底是服務自己的恐懼與虛榮多些,還是真有足夠的智慧洞見爲對方?

●陳樂融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遊走於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