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腎友殺手 「血管鈣化」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三大醫學會打造跨領域防護網,讓腎友移植更安「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威脅。臺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移植推展委員會主委陳呈旭(右一)、臺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右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跨領域合作委員會主委吳彥雯(左二)、臺灣移植醫學學會秘書長李志元(左一)。記者廖靜清/攝影

腎臟負責代謝、排泄,一旦罹患慢性腎臟病,只能控制,無法逆轉痊癒。當病程走到末期腎衰竭,除了透析治療,換腎移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可擺脫洗腎,提高生活品質。根據統計,透析患者接受換腎後,壽命可延長10年以上,甚至更久,但仍要要小「心」謹「腎」,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及生活品質。

臺灣腎臟醫學會主委陳呈旭表示,腎臟受贈者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發生趨勢高於同齡,原因是廣泛性的「血管鈣化」,當血管逐漸變窄,就容易有心血管疾病,罹病率及死亡率皆增加。

陳呈旭說,當腎功能變差時,體內的磷無法順利排出,進而引發高血磷,使多餘的鈣質沉積在身體和血管內,漸漸導致動脈硬化。以健保資料庫統計,腎移植後長期存活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心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及糖尿病等發生率增加,民衆應加強自身健康管理,包括定期心臟檢查。

腎臟移植可提高存活時間,不過仍要小「心」謹「腎」,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及生活品質。臺灣腎臟醫學會、臺灣移植醫學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三大學會推動腎移植者心血管疾病照護共識,打造跨領域防護網,免於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臺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腎臟移植是末期腎病病患最佳的治療方式,愈年輕的患者接受移植,長期存活的好處也愈多。但是要注意,腎臟移植後,原本腎病變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是移植患者的存活關鍵,在移植前要做好評估、手術前後也要定期監控心血管健康。

吳麥斯分享,一名29歲女性原本就有腎臟病,因懷孕而讓腎臟功能變更差,孕程中因腎絲球腎炎造成腎功能急劇惡化,必須接受血液透析。產後該女子父親捐贈腎臟,她成功移植後襬脫血液透析,在接受心血管共照治療下,現在50歲,腎功能及心血管維持良好,歸功於跨專科團隊照顧。

臺灣移植醫學學會秘書長李志元說,換腎存活率遠高於洗腎,從健保署公佈數據顯示,腎臟移植10年存活率平均達79%,高於洗腎患者的22.9%,兩者相差超過3倍。但是臺灣捐贈風氣不盛,一腎難求,平均等候腎臟移植時間超過5年,每年只有不到5人能等到腎臟重獲新生。

我國在2014年器官移植分配管理辦法上路後,大愛捐贈者的配偶或三等親屬,可優先取得移植的受贈。李志元呼籲,當親友病況走到末期無法挽回時,能發揮大愛精神遺愛人間,同時也能庇佑自己的家人。

要如何加強心血管的照顧呢?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跨領域合作委員會主委吳彥雯強調,不論透析或換腎,都會遇到心血管的問題,過去各專科強調自己專業,但病人需要在腎臟科、心臟科、移植外科輪流看診,現在強調跨域整合,術前評估、術後照護,避免讓心血管疾病中斷移植健康生活的最後一哩路。

吳彥雯提醒,移植患者要注重飲食、運動,尤其服用抗排斥藥會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運動可以啓動身體的重要免疫細胞,不論是健走、散步、單車等各種型態,「有動總比沒動好」,一週累積150分鐘,增進心肺功能及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