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釙贈意象無相 展現純粹美
陳釙贈《宇宙虛空火龍翻騰》,180×110cm,2022年。(陳釙贈提供)
陳釙贈《羣山萬豁桃花繽紛》,98×78cm,2022年。(陳釙贈提供)
對一位三十多年來畫過5000張以上建築平面透視圖者,在他一朝解放色彩、解放形式,有如天高任鳥飛般,以抽象畫轉型爲職業畫家,是很大的挑戰。即便是曾得過義大利佛羅倫斯國際當代雙年展終身成就獎兩次的臺灣抽象大師陳正雄,也是從先畫具象再轉爲抽象。由此可見陳釙贈在抽象藝術的天份與毅力確實有獨到之處。
那比派的德尼曾說:「所謂繪畫,本質上是被某種一定秩序所集合而成的色彩所覆蓋的平坦平面。」陳釙贈受傳統秩序影響頗深,但在這樣的桎梏壓抑下反而成爲他日後抽象創作中能不受拘束,更自然揮灑的重要元素。他說,我在創作時沒有草稿,沒有預設,全憑心中當下靈光一閃的意念,之後筆隨意走,往往動作快過思考。他就是運用這樣的創作方式突破自己的桎梏,多年訓練的構圖分析、色彩呈現及線條運用等,只是滋潤他作品的養分。就如同馬鳩曾說:「我的創作,不受心智控制,也不借由記憶來複制;因此,我的生命也就永不減弱或歪曲。」
陳釙贈的作品有個特色,就是從上下左右分別去看它,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他的畫作名稱全部用編號來命名,因爲他不想用名稱的暗喻,限制觀者對他作品的想像空間。他說,若不是因爲要署名,真想讓收藏者任憑喜好及對畫作的的意象,自由的懸掛而沒有限制。
隨着陳釙贈在多媒材及各種畫具的熟練運用,讓他的作品畫面上充滿自由的氣息與奔放的熱情,反應在畫布上的肌理與層次感也愈加豐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黃永泰表示,這些年陳釙贈脫離框架束縛,師法自然,回到本心-空心、空性,一旦下筆毫無罣礙,如行雲流水,將自然界的氛圍彙集在方寸畫布。一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爾所說「萬物皆有生命,找到他的靈氣就對了」。
陳釙贈崇尚「快樂主義」,所以他的作品總能讓觀畫者感受到「愉悅、滿足、快樂」的能量。2016年陳釙贈離開職場開始發表作品和舉辦個展,尤其喜歡用「意象.無相」做爲展覽名稱,他認爲自己是不受時間與空間拘束的畫家,在空白畫布起筆開始時就賦與這幅作品靈魂。他說,我把自己從有框架的訂製畫中解放,讓思維自由奔放,僅留下形與色爲綱,建構畫面上的「無相」,留下想像空間讓觀衆悠遊其中,各自「意象」。別人看我的主題是「意象.無相」,實則包羅萬象,各自想像。
黃光男曾評論「陳釙贈抽象畫是以情思將真、善、美的情愫結合了筆墨技巧。在生活的真實、生命的善良、以及美感的寄託,將極度包容與融合的創造力加在作品上及美感鋪陳在畫面上時,創作出屬於他的『當下風』藝術。」就是這種畫面的呈現,讓臺灣的藝術天空多了些生生不息的豐富意象,活潑而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