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儀深:憲政體制功過 應由國民兩黨承擔

第五場次討論會,左起陳翠蓮教授、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張國城教授、蘇瑞鏘教授(國史館提供)

國史館今天舉行李登輝學術討論會,中央大學副教授曾建元指出,前總統李登輝打造出的憲政體制,最終卡在修憲門檻過高而動彈不得,使得分期付款式的漸進憲政改革出現停滯。對此,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認爲,李登輝主要是推動民主化的大方向,至於憲制的優劣見仁見智,功過應該是合作修憲的國、民兩大黨共同承擔。

國史館7月27和28日兩天,與財團法人李登輝基金會共同舉辦「虎口的難題—李登輝的抉擇」學術討論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19篇論文,領域橫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國防、憲政改革與政治文化等議題,今天是會議的第二天。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在第四場次「中國政策」的主題中,說明李登輝對中國大陸政策的政治考量及其具體作爲,同時也透過曾永賢、張榮豐等人,建立與對岸互通訊息的管道。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黃偉修從兩岸經貿交流角度,重新探討「戒急用忍」政策的決策過程,對於臺灣的大陸政策的定位與意義。

第五場次的主題是「國防與國是會議」,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張國城教授認爲,李登輝時代的國防改革不但在當時具有重大的政治效應,其影響甚至衍伸至今。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蘇瑞鏘教授則論述1990年的國是會議,如何整合各方意見,正可作爲李登輝「寧靜革命」的經典註腳。

第六場次以「憲政改革」爲題,由東華大學教授兼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主任謝若蘭、陳慧君合撰論文,指原住民族修憲正名的最大關鍵是李登輝總統,但更重要的是原住民族的集體自覺與凝聚力。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曾建元指出,李登輝打造出的憲政體制,最終卡在修憲門檻過高而動彈不得,使得分期付款式的漸進憲政改革出現停滯,值得今日省思。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王良卿也探討1970—1990年代初期從「大陸代表制」到「全國不分區」制的演變過程及其意義,李登輝援引國內輿論,巧妙地以「全國不分區」的名義取代「大陸」,從企圖轉譯大陸民意法統的過程,足以見證臺灣民主轉型的複雜動態。

臺灣海洋大學教授應俊豪在第七場次以「社會文化」爲題表示,1988年1月李登輝繼任爲總統,外界對於他能否順利接班抱持疑問。南臺科技大學教授楊子震考察司馬遼太郎與李登輝就《街道漫步 臺灣紀行》的〈對談〉,整理臺灣內外的評論及其日後影響。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盧啓明指出,李登輝注意到長老教會被監控的事實,而能促使監控制度趨於「法制化」,從而消解於無形,可見李高明睿智之處。

今天的閉幕式,由國史館副館長許瑞浩代表館長陳儀深發言,並轉達陳的書面意見指出:作爲參與修憲的過來人,他認爲李登輝主要是推動民主化的大方向,至於1997、2005年所決定憲制的優劣見仁見智,功過應該是合作修憲的國、民兩大黨共同承擔。

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表示,此次學術討論會有多篇論文,均引用李登輝基金會移轉給國史館,而國史館已經數位化上網的資料,令人欣慰,也可見當初及時把文物檔案交給國史館是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