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旗快評》防疫不能賭運氣

人體對抗COVID-19的免疫力強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其實大部分都跟遺傳有關。(示意圖/shutterstock)

陳時中防疫策略拼命向西方看齊,而美國白宮最高防疫專家佛奇卻悲觀認爲COVID-19無法羣體免疫,恐陷不斷打疫苗與得病的輪迴,沒法一勞永逸。美防疫專家團隊都表明對羣體免疫目標無能爲力,陳時中不該用佛系防疫僥倖態度拿臺灣人生命健康來賭運氣。

陳時中公開表示,世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臺灣疫情往上升,今年7月時可望有國家7天或14天內染疫率與臺灣一致,只要雙方疫情水平一樣,屆時就可自由流通免隔離。

換言之,隨着本土新冠確診感染數不斷激增趨勢,陳時中竟然異想天開用染疫率15%規劃準備?自我催眠防疫低於全世界染疫率水平仍處安全?按照這染疫率估算全臺恐350萬人確診,這隨之而來的確診激增恐讓第一線醫護人員面臨疲於奔命,連帶拖垮醫療能量瀕臨超載負荷,瞬間恐加劇那些已有高危併發病症民衆染疫後確診死亡的風險。

如今傳來新北2歲確診重症男童搶救6天無效宣告不治的噩耗,主事者卻不負責任主張「染疫人數越多越好」達到「羣體免疫」的謬論,事實證明根本就是政府無能防疫,保證全民生命安全甩鍋卸責的藉口。面對民衆的憤怒與質疑,陳時中不該繼續錯下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