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快評》蔡英文過境訪美所爲何事

外媒報導,蔡英文總統4月初將在美國加州與美國衆院議長麥卡錫(見圖)會晤,並獲邀前往位於南加州的雷根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路透)

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與蔡英文總統的「Appointment」,又有新發展。除了「臺北見」改爲「加州會」以外,據說,蔡英文還將在過境紐約時發表演講,接受美國智庫的頒贈的全球領袖獎。與此同時,一項支持烏克蘭的麥卡錫,卻斷然拒絕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邀訪,並且耐人尋味的回覆媒體:我不會爲任何事情開出「空白支票」。

麥卡錫不打算開張空頭支票給烏克蘭,所以拒訪烏克蘭,但他應允和蔡英文「加州會」,也不排除未來訪問臺北,是否意味着他已經開出一張可以兌現的支票給臺灣?或者,他已經欣然接到臺灣一張即期兌現的支票?無論如何,我們要問的是麥蔡加州會,真有利於吾國乎?跛鴨蔡英文藉詞訪問瓜地馬拉和貝里斯,過境美國,真是外交突破嗎?外交突破的代價幾何?由臺灣全體納稅人支付的代價,獲利者又是誰?爲誰辛苦爲誰忙,蔡英文此行難道只爲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賴清德說項?還是冒着兩岸緊張情勢升高的風險,赴美上繳成績單?

國際情勢再怎麼變化,孟子見梁惠王開宗明義那句話依然經典:「叟,不遠千里而來,必有利於吾國乎?」換作現代民主政治,「吾國」兩字應該改爲「吾黨」,甚至直接去掉「國」字。美臺雙方心知肚明麥卡錫來訪會增加兩岸兵兇戰危的風險,「進口轉出口」,就能控管風險?風險控管,不代表不需要付出代價,有些時候,爲控管風險,付出的代價甚至更高。

這廂,陸委會宣佈恢復開放兩岸10個航點,清明節前恢復「小三通」中轉;那廂,麥卡錫還等着蔡英文帶着支票來訪,這樣的風險控管,還真耐人尋味!莫非,蔡英文此行將透過華府安排與陸方特使密會,爲兩岸和平,吹送暖風?但願如此!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