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政男/川普被二次彈劾就不會繼續搗亂?不一定!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不只是百年變局 更是亂世到來

1. 美國衆議院已經通過川普彈劾案,原本應該馬上送到參議院,讓川普早點接受參議院審判,但民主黨擔心影響拜登就職,於是最快也是1月19日以後的事了。參議院必須三分之二多數才能通過彈劾,顯然不會成功,川普不想辭職的原因就在這裡。

只剩幾天任期,川普大概也不至於繼續搗亂了,但,拜登上臺以後,就不一定了,而且顯然他也會爲四年後東山再起做準備,繼續在那邊干擾拜登與民主黨。既有焚燒的疫情,又須面對川普與共和黨掣肘,這個總統位置對拜登來說實在不好坐。

美國衆議院彈劾川普,攝於美國時間1/13。(圖/路透

2.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本來要來臺灣,如今臨時喊卡,要怎麼解讀?

原因說是美國全面停止官員出訪,其實是歐洲國家不讓蓬佩奧參訪,蓬佩奧只好找個臺階來下。爲什麼人家不讓他過去?

當然是因爲川普四年來搞壞了跨大西洋兩岸關係,近幾周又煽動國內叛亂,如果還讓蓬佩奧過來,等於認同這樣的作爲,這對即將開展的美歐新關係,將是一個壞的開始。

但臺灣呢?蔡政府美國國會動亂有沒有任何表態?爲什麼?因爲不敢得罪共和黨。當然也不敢得罪民主黨,但現在還是共和黨當家,保持安靜被動,不評論也不拒絕,還說得過去。

有趣的是,如今改成視訊,是誰的主意?就只爲了證明臺美關係沒有生變而已。

3. 有沒有看到最近提前解密的美國印太戰略?裡頭提到了臺灣是第一島鏈一員。什麼是島鏈?就是攔阻中國擴張的無形繩索

爲什麼提早解密?這跟最近解除臺美交往限制一樣,有可能是既定作爲,也可能是先下手爲強,讓接任的拜登如果要取消,就得增添親中色彩。

你看,如果這次是川普當選連任,接下來四年會怎樣將臺灣推到中美對抗的最前線,不禁讓人捏把冷汗。

4. 在「印太戰略」裡,美國列出了中國、北韓俄羅斯幾個關鍵挑戰者,但俄羅斯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美國可說不擔心了。

現在比較有趣的是,俄羅斯接下來,在新的中美歐三方關係裡,會採取怎樣的戰略位置?另一個關鍵國家是印度,處在中美俄三方關係裡,又會如何自處?印度的國力越來越越壯大,將是中國崛起之後不能忽視的新秀

▲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圖/路透)

5. 歐盟在拜登上任前,已先跟中國簽訂了投資協定,等於不認同拜登的「聯歐抗中」,要走自己的路。然而,美歐的跨大西洋關係,還是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尤其拜登雖是繼承歐巴馬的路線,但有沒有可能玩出新把戲,值得觀察。

6. 習近平最近又提「世界正遭逢百年未有的變局,而且對中國有利」的說法,前半句話當然沒有疑義,但後半句呢?大概只有一部份臺灣人不相信吧。

最早,大家希望中國大陸窮到起來反共,後來希望開明領導人改革中國,接着又希望經濟發展以後人民要求民主,最新則是希望疫情拖垮中共政權,但事實證明,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反而中國越來卻強大。

今年剛好是中共建黨百年,說是百年未有之變局,意思是比二戰與冷戰充滿了更多危機與挑戰,而中國能擺脫積弱不振的命運,成爲變局中的大咖,這對中共與中國人民都有非凡的意義。

▲  習近平指出,「世界正遭逢百年未有的變局,而且對中國有利」 。(圖/路透)

7. 最近民調說臺灣人認同自己是臺灣人,高達百分之八十多,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則是低到只剩個位數,這當然是政黨輪替與本土化教育的結果,只是臺灣人三個字的意涵是什麼,恐怕跟三、四十年前不一樣。

面對這樣的身份認同,不管臺灣是誰執政,都將面臨一個難題,也就是主觀上不喜歡當中國人,但日益強大的中國卻要你當中國人。

臺灣因爲防疫有成,給了大家一個歌舞依然昇平錯覺,其實世界局勢正在轟隆隆改變,一個比二戰與冷戰都更加嚴峻的亂世,正等在前方。臺灣該怎麼因應?現在看起來也沒人可以講出一個大方向,就只是走一步算一步。

8. 克拉夫特要來,蔡政府說歡迎!突然不來也說沒關係!顯然就是被動等待美方發號使命,不敢吵鬧。但有沒看到克拉夫特是帶着一中政策來跟臺灣互動?歹勢,再看清楚這四個字:一中政策。

先前說拜登在競選時沒提一中,現在證明他還是堅守一中政策。這裡的一中,跟九二共識的一中,差別何在?當然蔡政府與民進黨會有他們的論述,但能不能被多數臺灣人接受是一個問題。

熱門點閱》

► 陳一新/美大使取消訪臺 蔡英文政府如釋重負

► 王高成/川粉國會暴動 終結川普政治生命 東山再起無望

► 拜登全面執政》劉寶東/少數民族和亞裔 將成美國政黨輪替焦點?

► 拜登全面執政》陳宗巖/拜登「多邊抗中」可能寸步難行 美中恐冰冷對峙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沈政男」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