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快出了,現在開始準備複試,可以怎麼做?

隨着距離出成績的時間越來越近,許多同學應該也是捏了一把汗吧!墨跡了一個假期,現在必須要把準備複試提上日程了!!

雖然時間很緊張,但是按部就班的來,還是可以好好準備的!今天小研就幫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考研複試需要準備哪些~

01

收集信息,瞭解複試規則

一般來說,考研複試的內容都是由各個學校自主命題,主要包括綜合面試、英語聽說能力測試、專業課筆試三個方面的內容。

對於部分專業來說,由於專業研究內容的特殊性,面試的內容和要求也會比較特殊。而且考研複試的具體流程會根據不同的院校與專業有所差異。具體的時間要關注好你報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等渠道發佈的公告。之前跟大家說過,初試成績將於2月底公佈,那麼複試很有可能也就安排在3月中旬開始,所以現在你們就要準備起來啦!

關於複試流程,各個院校都大同小異,一般線下複試流程就是高校報道➡️體檢➡️進行復試考試➡️等待成績和擬錄取名單。而如果目標院校已經官宣線上複試的話,則一定要重點關注官網通告!

關於複試需要準備哪些材料,小研之前就給大家發佈過,大家可以

⚠️另外,大家在準備複試之前,一定要了解報考院校的複試比重!有些可能爲40%、50%,甚至大於50%,不同院校初試與複試的加權方式可能不同,這些都可以在報考院校的研招官網上找到,往屆的複試通知上會有體現噢。

02

準備自我介紹,豐富簡歷

無論是讀研還是找工作,自我介紹都是逃脫不了的重要環節,複試的時候自我介紹往往決定了打分老師對你的第一印象。考研複試的簡歷主要是展示過去你在這個專業的一些成果,以及你在校內的表現,通過簡歷嚮導師證明你適合這個專業。

簡歷裡面需要包括但不限於

(1)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所在學校、就讀專業、報考院校、報考專業、冬科初試成績及總成績,通訊地址、聯繫電話;

(2)教育經歷:你就讀的大學和專業:

(3) 學術成果:在校或工作期間發表過的論文、刊物等:

(4)項目經歷:在校內或者校外參與過的項目,在這個項目中擔任的角色和承擔的任務,項目最終取得的成果或者獲得的獎項;

(5)社會實踐:參加過的校外、校內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承擔的任務

(6)獲獎情況:在校內與校外獲得的獎項與榮譽,獎項可以按照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院級,從大到小依次展示;

(7)畢業設計:畢業設計研究的主題與研究成果展示:

(8)工作經歷:你的工作經歷,沒有工作經驗的可以寫自己實習的經歷;

(9)個性特徵:你自己的閃光點與個人興趣愛好等:

(10)個人評價:從學習、生活等方面評價下自己。

將簡歷上的內容濃縮成3-5分鐘的自我介紹,要求:簡潔大方、重點突出。時間充足的話也可以再準備一份英文的自我介紹。

03

梳理知識,查漏補缺

專業知識在面試過程中佔比一般都是最大的部分。如今複試也更加註重大家的專業能力和學術潛力,如果你的專業能力太差,不會得到導師的青睞。

畢竟站在導師的角度,他們更願意培養能力強,有上進心的學生。

所以好好利用這一段時間,狂補一下專業能力,多看看專業書、論文等。以便再回答老師提問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書。

04

瞭解導師,明確研究方向

大家可以提前瞭解報考專業的導師情況,着重瞭解導師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多看看老師發表過的論文,總是沒錯的!

哪位老師會不喜歡機靈又好學的學生呢?

希望同學們可以抓緊行動起來,在複試中有出色的表現!

對於複試沒把握,不瞭解複試流程的同學,也可以掃碼添加老師,獲取面試指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