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2.5億元跨國研究!科技部宣佈:臺灣與瑞典37位科學家合作計劃 主攻資通訊

科技部認爲,臺灣身爲全球25個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也擁有穩固的科學技術發展基礎與創新的潛力,勢必要取得東亞北歐合作上的戰略位置,接軌國際再添新據點。(圖/pixabay)

記者楊絡懸臺北報導

科技部宣佈,我國已與瑞典策略科研基金會(Swedish Foundation for Strategic Research, SSF)簽署科學及技術合作備忘錄雙方斥資2.5億元跨國研究,研究領域以資通訊生物工程材料研究爲主,同時也是臺灣、瑞典首例大型跨國科研合作,推動如固態無鉛鋰電池、下一代無線通信天線技術等研究。

「瑞典—臺灣合作研究架構計劃」(Sweden-Taiwa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Framework Projects)已於2019年8月正式啓動跨國徵件,共計49羣計劃申請案。經臺灣、瑞典共同審查,通過6羣計劃,共計23名瑞典科學家與14個臺灣學者參與。瑞典SSF將於未來5年間投資6000萬元瑞典克朗(約新臺幣2億元)補助這些研究計劃。

科技部表示,SSF是瑞典政府爲支持強化在科學、工程與醫學等策略研究領域的競爭力而設立。以2018年爲例,SSF補助的研究計劃經費超過7500萬歐元(約新臺幣25億元),每件計劃必須使用3%經費進行研究成果的開發及利用

據悉,SSF現已與日本韓國建立雙邊研究合作,科技部認爲,臺灣身爲全球25個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也擁有穩固的科學技術發展基礎與創新的潛力,勢必要取得東亞與北歐合作上的戰略位置,接軌國際再添新據點。

科技部形容瑞典是「諾貝爾家鄉」,盼雙方一同大力推動雙邊團隊投入固態無鉛鋰電池、下一代無線通信天線技術、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集成奈米孔生物分子傳感器芯片尺寸加速器、通信用高級氮化鎵(GaN)器件,以及二維量子光電器件等資通訊、生物科技材料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

該計劃是臺灣、瑞典首例大型跨國科研合作,由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及中央大學的研究人員代表臺灣,與瑞典的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查爾摩斯工學院(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皇家理工學院(KTH-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及林雪坪大學(Linköping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攜手合作研究。